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發射被當地旅游局官員稱作“10年來效果最好的一次”,預計旅游收入將超過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的1億元。西昌,這個因衛星而聞名的城市,正逐漸成為航天愛好者的旅游勝地以及各地旅行社的新寵。
西昌旅游局 旅游收入逼近十一黃金周
“這次‘嫦娥一號’發射,是10年來效果最好的一次。”西昌市旅游局副局長陳樂說。
陳樂說的“效果”,是指這次“嫦娥一號”發射給西昌帶來的巨大旅游效益。
“從(10月)20日開始,我們特意做了些摸點調查?!标悩氛f,根據他們了解到的數據,邛海旁邊的賓館在24日衛星發射當天的預訂率已經達到了100%,其他賓館的預訂率也達到七八成。這些游客絕大部分來自四川省的攀枝花、成都以及直轄市重慶等地。
陳樂提到的邛海,是西昌近兩年投資興建的一個旅游景點。這里風景優美,還建造了一批低密度的木質別墅,到西昌的游客基本會被推薦到這里下榻和觀光。
“游客肯定不會看完發射就走,都會到周邊的旅游景點看看,這種帶動效應是連鎖的?!标悩返倪@一說法,在西昌市旅游局自10月20日開始統計的數據中得到印證。據統計,包括瀘沽湖在內,西昌的20個主要景區每天賣出的門票約3萬張,比去年十一黃金周的游客數量多一倍。“這在以往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多數游客都是慕‘嫦娥’之名而來?!?/p>
此次的游客大致分為三大類。一類是普通游客,由旅行社組團而來或自駕而來的游客;另一類是從全國各地趕到西昌采訪的記者,其中,除了中宣部組織的30多家媒體的160多名“正規軍”外,還有數百家媒體的記者;最后一類是應邀來此觀看發射的官員、嘉賓等。
“也許會超過今年十一黃金周的收入?!标悩氛f,在剛剛過去的黃金周,西昌市共接待游客33.79萬人次,旅游收入接近1億元。
曹英學在9年前就意識到衛星發射可能帶來的商機。
曹英學今年51歲。1978年,他入伍來到西昌衛星發射基地,5年后退役,便留在當地搞地產開發。1999年,意識敏銳的他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建了奔月樓,并將西昌歷次衛星發射的情況及圖片、實物等整理展出,最終開辟了國內第一條航天旅游線———游基地、看火箭、觀奔月。截至目前,他的公司已經累計接待全國游客200多萬人次。
這次也不例外。聽說西昌要發射“嫦娥一號”衛星的消息后,曹英學成立了嫦娥奔月旅游開發和嫦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觀眾要想近距離觀看火箭發射的盛況,要向他的旅游公司購買一張1000元左右的門票,目前購票人數已達1970多名。也就是說,僅這一項收入就將近200萬元。
記者了解到,盡管門票價格不菲,報名的游客仍熱情不減,發射前一天還有很多游客打電話詢問是否還有空位。
這讓曹英學對航天文化的市場價值更有信心。他計劃在發射成功后組織一次“嫦娥一號”的系列圖片和實物展,并在全國巡展。
旅行社 僅門票收入就將近200萬元
旅行車 因“嫦娥”一天能賺七八百
在記者居住的賓館前,每天都會有10多輛小車停在門口,司機一邊抽煙聊天一邊等候客人召喚。雷師傅就是其中一名司機。
雷師傅說,這幾天的生意特別好,每天要往返西昌城和溝里的發射基地兩三趟,一天能賺七八百元。雷師傅的10座金杯車是一年前購置的,和旅行社合作,負責把游客拉到景點,旺季時一周能跑三四天,淡季可能一周出不了一個活兒。
“要是能經常發射個‘嫦娥’就好了!”雷師傅憨憨地咧嘴笑。雖然他知道自己的愿望很難實現,但對未來西昌旅游的發展充滿了希望,“西昌正在申辦國際旅游城市,報紙上說已經投入了好幾個億修道路、改造旅游景點。這次‘嫦娥’讓西昌出了名,以后游客會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也就越來越好做。”
“嫦娥一號”衛星發射的前一天,北京地區旅行社推出的“嫦娥一號”觀看團已經啟程。
其中,北京中廣國旅的負責人宋先生說,他們推出的觀看團是北京地區惟一可以組團前往現場觀看發射的旅游團。旅游團的行程是23日出發、27日返程的“三飛一臥”五日游,價格為5200元/人。行程除了觀看衛星發射外,還有兩天參觀螺髻山、瀘山兩個景點。
宋先生說,北京中廣國旅因與西昌一家發射基金會有聯系,所以才可以帶游客到發射現場。和以往的旅行團不一樣,這次要對報名參團的游客進行資料審核,所以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旅行社只召集了10名游客。
記者從西昌當地組織觀看衛星發射的西昌金英旅行社了解到,已有上千人報名觀看衛星發射,其中,北京游客占大部分,且北京游客多為自助游,從北京經成都中轉至西昌。
(編輯:王晶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