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位于西昌發射中心的《新聞晨報》記者楊育才。他描述,觀看發射的奔月樓下已有近千名游客,廁所外排起了長隊,而登月樓頂層要5點開放。
記者:你好,現在已經到現場了吧?
楊育才:到現場了,現在奔月樓的院子里邊,還沒有到頂層平臺。現在基本上游客已經到齊了,有三十多輛車,每車約三十來個人,估計一共有近千人左右。
記者:你這邊離發射場有多遠?
楊育才:現在這個地點離發射場大概有三到四公里左右。離市中心有六十公里。
記者:奔月樓有多高?
楊育才:奔月樓是一個四層的樓,一樓本來是一個陳列室,現在是開放的,頂樓是一個平臺,現在還沒有開放。五點以后游客才可以上去。
記者:周圍的游客情緒怎么樣?
楊育才: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地方是奔月樓的一層,原本是一個展覽館,很小的一個地方。因為大家從西昌市區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才到,所以廁所門口都排著長隊。還有很多公司也想抓住這個商機,拿出自己的條幅來展示,包括一些紀念品,銷售的小店鋪也都擺了進來。
記者:他們都帶了什么裝備?
楊育才:毛巾和水在車上每個游客都發了,一些游客帶了望遠鏡,大部分都帶著相機,攝像機之類的。
記者:他們會不會擔心火箭產生的氣體對人產生影響?
楊育才:我聽說發這個毛巾和水的用處,就是用毛巾打濕水,最后捂住鼻子,可以防止一下吸入毒氣。
我們一路上來的時候看到有很多警察,都在路邊查崗,當地老百姓沒什么強烈的反應,還是很平常的,他們生活也是很有秩序的,應該沒有打亂他們的生活。他們現在還沒有撤離,據說是下午4點鐘開始。其實村里人數量不是很多,只是在2.5公里之內的那部分,據說只有幾千人。(來源:中國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