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鄒哲(右排中間)與“星塵”項目組的科學家在一起。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將在當地時間2006年1月17日正式開啟“星塵”號返回艙,取出它在歷時七年的“太空之旅”中為人類收集的彗星微粒及星際塵埃圖片。在15日剛剛以漂亮的“軟著陸”回歸地球后,“星塵”號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珍貴寶藏?
“我希望這些樣本能對我們的疑問有所解答。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生命的起源究竟是怎樣的過程?”“星塵”計劃的主策劃師兼副首席科學家鄒哲告訴早報。作為該項目唯一
的華裔科學家,鄒哲在昨日接受早報專訪時表示,他將守候在NASA位于休斯敦的約翰遜航天中心,“和同事們一起親手打開艙門。”
此前一直在猶他州大沙漠(登陸點)里奔波忙碌的鄒哲坦言,自己著實“累壞了”。休斯敦時間16日凌晨1點,他扯著略帶嘶啞的嗓音告訴記者,自己剛從猶他州飛抵休斯敦,第二天準備趕到約翰遜航天中心“迎接”密封艙的開啟。“經過25年的奮斗,我會好好享受這收獲的一刻。”鄒哲表示。
在順利回收“星塵”號樣本后,鄒哲透露他目前的職務是“星塵”計劃的行星考察經理。此后的六個月中,他將和另外160名科學家合作,分析采集到的“維爾特二號”彗星微粒、星際塵埃微粒的樣本。“這些樣本非常珍貴,或許在未來10到20年,我們手頭唯一的研究線索就是它們了。”鄒哲說,“這將開啟我們拓展彗星研究的第一步,或許未來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會發起另一次‘星塵’計劃。”
對于華裔科學家在美國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鄒哲表示,他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告訴所有華人:“看,我做到了!誰說華人不能研究尖端科學?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認定華人“天資聰穎”的鄒哲表示,自己相信“中國人一定會在太空探索中趕上美國的腳步”。
相關新聞:鄒哲:“埋首科研我根本不在乎種族歧視”
當地時間17日,在美國宇航局(NASA)位于休斯敦的約翰遜航天中心,科學家將首次一睹珍貴的天外寶藏——NASA“星塵”計劃的核心成員將打開15日安全返回地球的密封艙,取出飛船在7年太空旅程中收集的彗星微粒圖片。
“到時候,我將和同事們一起親手打開艙門。”“星塵”計劃的主策劃師兼副首席科學家,該項目惟一的華人科學家鄒哲(PeterTsou)向早報記者表示。作為一手策劃執行“星塵”號的靈魂人物,鄒哲此前一直在返回艙完成“軟著陸”的猶他州大沙漠奔波忙碌。盡管他坦言自己“累壞了”,但這位65歲的科學家卻在收到早報記者的郵件后,毫不猶豫地答應接受專訪,并在落腳后第一時間內主動給記者打來電話。
由于時差關系,電話那頭正是休斯敦時間凌晨1點。鄒哲扯著略帶嘶啞的嗓音告訴記者,他剛從猶他州飛抵休斯敦,第二天準備趕到約翰遜航天中心“迎接”密封艙的開啟。“經過25年的奮斗,我會好好享受這收獲的一刻。”
25年磨一劍
東方早報:作為氣凝膠的首創者,您在“星塵”計劃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鄒哲:“星塵”計劃,也就是用氣凝膠組成的塵埃采集器捕獲彗星微粒,這是我的創意。從1981年提出計劃到技術開發,再到成功“兜售”,我花了整整14年才讓NASA接受這個計劃。1995年,NASA從29組專家提案里選中“星塵”作為太空發現計劃(Discovery)的第四個項目。
NASA的每個太空項目都由不同的人負責不同層面的事務,因此會出現好多頭銜。“星塵”計劃的首席科學家(PI)布朗李是這個項目對內對外的代表,專門負責做出決策,擔任主發言人。另外,項目經理主要負責具體的執行工作。而我在過去20多年來一直專注于“星塵”計劃,在擔任副發言人的同時,全程參與了主要科研工作。
東方早報:您在NASA接受自己的方案前,曾經歷過12次失敗,當時有沒有想過放棄?
鄒哲:(笑)我當然考慮過。但首先,科學研究者不會輕言放棄,因為研究一個課題可能需要十年磨一劍的苦功,這意味著從轉換到另一個研究課題會浪費雙倍的時間。
事實上,在被NASA回絕后,我曾向許多地方推銷過這個計劃。例如歐洲空間局(ESA)、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ISAS,后來合并為“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對于這個安全、節省經費的彗星物質采集計劃,日本當時非常感興趣,可惜他們的火箭推動力無法將飛船發射到彗星那么遠的地方,最后只能作罷。
一個航天計劃被接受與否,并不僅僅和它本身的優劣有關,還會牽涉到當時的環境以及經費等復雜問題。當我再次回到NASA,第13次提出方案時,正值NASA全面改革推出“發現”計劃之際。因此我的方案很幸運地被選中了。
不在乎歧視
東方早報:作為“星塵”計劃的主要功臣,少數族裔的身份會否使您在高科技領域的工作進展艱難,或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待遇?鄒哲:不公正的現象隨處都有,在NASA內部,這種情況也因人而異。我確實知道,有個別NASA的高層官員帶有非常嚴重的種族偏見,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懷著平等之心。事實上,我的上司就是個特別開明的人,他對少數族裔的科學家反而會多加幫助。
坦白地講,種族歧視在任何社會、任何國家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我覺得只要是人,難免會有偏見,就像中國也有“外省人”、“外地人”的說法一樣。但對于我個人而言,只要能把握科研機會,種族歧視并不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被拋到腦后。在我埋首鉆研的時候,我根本不在乎歧視。
不少在美國工作的華人華裔常常抱怨自己的工作環境不夠公平。而我的態度卻是“逆流而上”。要獲得成功,首先必須克服障礙;想有所成就,首先必須先超越目標。
東方早報:美國華裔科學家近年來頻頻被控“竊取科技成果”,曾令不少追求“美國夢”的華裔精英倍感挫折。您曾對此表示,“要用行動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清白”,現在您認為自己做到了嗎?
鄒哲:在美國科學界里,走在最前沿的華裔身影少之又少。很多天資聰穎的華人都會選擇念技術含量很足的工程科目,畢業后找一份穩當、沒有太多競爭的工作。他們總是很“安靜”,不會過多拋頭露面,而是踏踏實實地做好本分工作。
華人語言表達能力的欠缺,或是內向的性格,總會令他們的天賦受到限制。一些人不得不盡量避免在公眾場合演講或開會討論。我希望能鼓勵更多華人,對自己要更有自信。我希望自己能告訴所有華人:看,我做到了!誰說華人不能研究尖端科學?華人也能做到!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7月可能到北京開會
東方早報:拿到“星塵”號收集的太空微粒后,您有什么進一步的研究計劃?鄒哲:我目前的職務是“星塵”計劃的行星考察經理,此后的6個月中,我將和另外160名科學家合作,分析采集到的“維爾特二號”彗星微粒、星際塵埃微粒的樣本。希望這些樣本能有助于解開我心中的一些疑問,例如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生命的起源等等。這些樣本非常珍貴,或許在未來10到20年,我們手頭惟一的研究線索就是它們了。這將開啟我拓展彗星研究的第一步,或許未來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會發起另一次“星塵”計劃。
聽說第36屆空間科學大會(COSPAR)將于今年7月在北京召開。我希望屆時能有機會參加這次大會,也能讓我回故鄉看看。
東方早報:您對中美合作進行太空探索有何看法?
鄒哲:太空探索不僅需要技術和智慧,也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我始終相信,只要有良好的研究環境,中國人一定會在太空探索中趕上美國的腳步。太空科研很艱難,道路也很崎嶇,這是我作為一個科學家的感慨。
花絮鄒哲:想不起出生地
在所有中文介紹里,鄒哲都被稱為“華裔科學家”,事實上,他并不是生于美國的第二代移民,而是出生在中國大陸的華人。
然而對于童年的記憶,鄒哲似乎已經很模糊了。當記者問及他的出生地時,這位科學家猶豫地答道:“我只記得當時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跟著家人四處逃避戰亂,去過很多地方……”(來源:東方早報 記者 俞懿晗 2006年0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