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提出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中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確提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
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這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對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然而,對于什么是生態文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又意味著什么,多年來理論學術界談之甚少。而國家環??偩指本珠L潘岳于去年9月在《學習時報》上發表的《社會主義與生態文明》無疑是對生態文明內涵的一次有益探索,在促進我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近日有幸在有關報刊上讀到這篇文章的全文,受益匪淺。我們從文中可以認識到,生態文明并不僅僅只是一種理論,更是一種實踐。我們需要進行全新的社會主義實踐,即從工業文明基礎上的社會主義,過渡到生態文明基礎上的社會主義。
生態文明作為對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對資本主義的超越,代表了一種美好的社會和諧理想。而我國將建設生態文明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并首次把“生態文明”這個概念寫入黨代會的政治報告,批判反思了人與自然關系中環境污染的代價,強調要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關系。這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要思想的飛躍,充分說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建立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義,是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和保障。
生態文明的理想,第一次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實踐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也成為我們今后奮斗的目標。
社會主義為生態文明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解放與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與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與資本主義制度相比,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僅僅體現在生產力的發展上,更加體現在公平公正、共同富裕、道德文化、可持續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等方面。從這個角度講,社會主義與生態文明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因此它們能夠互為基礎、互為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生態和諧觀,為實現生態文明提供了堅實的哲學基礎與思想源泉。生態倫理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之一,中華文明的基本精神與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基本一致,這使我們有可能反思并超越自文藝復興以來就主導人類的“物化文明”,成為生態文明最積極的響應者。
所以,我們有條件、也必須盡快推動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實踐。十六大以來,我們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正是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一種積極呼應。科學發展觀絕不僅僅是單純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義之一是推進建設生態文明。正如潘岳所說,沒有生態文明,一切文明就沒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態文明體現的正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文化內涵。
事實上,我國已有一些地方率先走在了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道路上。近日,經濟并不發達的青海省作出一項重要決策:對三江源當地政府不再考核GDP;只要生態好,就算有政績!是保護長遠生態環境,還是追求眼前發展速度,青海省果斷選擇了前者。自2005年開始,青海省確定,三江源地區的發展思路以保護生態為主,并決定地處三江源核心區的果洛、玉樹兩州不再考核GDP,取而代之是對其生態保護建設及社會事業發展方面的具體指標進行考核。對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而言,封育多少草場、減少多少牲畜、種植多少樹木是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的具體考核標準。與青海省一樣,全國已經有許多地方開始逐步改變自然資源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和環境可以無限容納污染的舊觀念,摒棄長期以來國民經濟增長不計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的做法,摒棄把GDP作為發展的唯一指標的做法,用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指標來衡量社會的發展,從而把資源節約、環境治理、生態保護、人口數量的控制與素質的提高都包括在發展概念之中,以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一發生在各級黨政領導身上的思想巨變無疑將為生態文明理想的實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
21世紀將是一個生態文明的世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將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以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來換取一時經濟繁榮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這種清醒,推動著人類文明進行著一場深刻的變革。人們把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研究和實踐活動推上當今社會發展主旋律的位置,進而成為全球性的時代潮流。它預示著人類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文明時代,即生態文明建設時代。
(綺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