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15日報道:Joerg Wuttke先生與中國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在1982年,當時從德國到上海還要坐20天的火車。
如今,作為中國歐盟商會的會長,他經常乘坐飛機在中國和世界各地之間穿梭,幾日往返。
“交通變得方便了,中國已經與世界融為一體。” Wuttke 說。而他所領導的商會也從2000年的51個成員上升到了1100 個。
除了四通八達的國際交通,中國經濟驚人的增長速度和依法治國的成就也讓Wuttke刮目相看。
他認為,是持續的經濟發展,以及保持了29年的高達10%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給海外投資創造了良好的機會。盡管遭遇了非典的影響,從2003年起中國的經濟已經形成了穩固增長的軌跡,并且呈現出了快速、穩步發展的勢頭。
統計數字表明,過去的十年里,中國經濟的年平均增長速度超過10%,達到10.4%。這一數字是世界同期經濟增長率的兩倍還多,也是中國自70年代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率達到的最高點。
歐盟的統計數字表明,2006年中國和歐盟的雙邊貿易額超過2500億歐元,比2005年增長了約22%。
同時,Wuttke還對中國立法的進步和為實現向市場經濟的轉化所做的積極努力大加贊賞。他認為,今年夏天全國人大《反壟斷法》的通過,是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向市場經濟邁進的最新立法表示。
“在這樣的環境下,歐盟在華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他還強調說歐盟商會愿意看到更為開放的中國經濟和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
同時,隨著經濟效率的提高以及對市場壟斷行為打擊力度的加強,中國的消費者也可以從中受益。
除了中國經濟持續的增長勢頭之外,中國的經濟環境對歐洲公司也充滿了吸引力,但Wuttke還談到了他的幾點擔憂。
首先,盡管中國政府在兩年前就承諾向外商和私營企業開放,但汽車、通訊、石油化工以及能源領域的投資限制仍然存在。
歐盟商會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表明,這些經濟壁壘將成為阻礙中國-歐盟商貿進一步發展的“挑戰”。中國歐盟商會已經向中國和歐盟政府提交了這份報告,敦促雙方采取進一步措施為歐盟在華投資創造條件。
但來自未被證實的消息稱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在下個月舉行的中歐首腦峰會將簽定的戰略伙伴協議中有所明示。
他的另一個擔憂是法律的執行力問題。歐盟商會對新出臺的法律法規歡迎備至,無論是《物權法》、《勞動法》,還是新會計規則,但他呼吁中國加強法律法規實施的延續性和執行力,特別是在地方。
對于正在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希望中國領導人能努力創造出更為合理的框架,進一步開放中國市場并加強與全球一體化經濟的融合。
他說中國繼續經濟改革的政策,包括繼續培育國內市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更多有助于環保和保持社會穩定的舉措,都會得到歐盟商會及其成員國的廣泛支持。
“我們相信歐洲企業能夠,也一定會為實現這樣的經濟發展目標而做出積極的努力的。”Wuttke十分有信心的說。(《中國日報》記者 付敬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