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huán)球在線消息:德國《每日鏡報》3月24日文章,原題:歐亞交匯 對于歐盟與中國間關系的考察不應僅限于從現狀出發(fā)。從歷史的視角來看,歐洲與中國如今已是第三次相遇了。
第一次相遇是在16、17世紀,當時歐洲對中國懷有單向激情。中國的優(yōu)質物產令歐洲人震驚,他們急切地吸收中國的思想、價值和技術。而中國人認為歐洲屬蠻夷之地,對其歷史和成就毫無興趣。第二次相遇在“鴉片戰(zhàn)爭”。這一次,西方的優(yōu)勢迫使中國審視自身,并影響塑造了那以后的中國近現代史。
歐洲與中國在頭兩次相遇中缺少政治或文化平等,彼此也缺乏互惠互利的一面。而如今,隨著中國逐漸趕上歐洲,歐中首次有機會站在相同的平面上來駕馭彼此之間的關系。
多極世界和多邊貿易對雙方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將歐洲大陸視為通往新世界秩序的穩(wěn)固橋梁。法德俄中四國因伊拉克戰(zhàn)爭結成反戰(zhàn)聯盟絕非曇花一現。當前的國際體系正經歷著根本變化。“西方”這一觀念岌岌可危,美國和歐洲在內政和外交之路上漸行漸遠。歐盟想加大與中國的接觸,這同時推動了歐盟國家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
歐中交匯的基礎是什么?除了地緣政治的發(fā)展,意識形態(tài)因素也必須考慮。索拉納(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的首席顧問羅伯特·庫伯曾認為,歐盟是后現代主義的典范,而中國是建立在霸權力量基礎上的。因而從長遠來說,中國與美國更接近,兩者都信奉強權政治,看重國家實力中的“硬實力”因素。但是,庫伯錯了。今天,我們看到中國正在全世界(尤其是在非洲和拉美)發(fā)揮著獨一無二的“軟實力”——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
許多人認為,中國的成功在于采納了西方的市場經濟模式。然而,認為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和政治制度阻礙經濟發(fā)展的看法是錯誤的。事實上,看看中國對種族主義、領土擴張等觀念的拒斥,就可知是中國發(fā)明了后現代主義。最初接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的是歐洲人,從斯賓諾莎到尼采、再到維特根斯坦。而歐洲后現代運動致力于消除國家沖突及創(chuàng)造平等世界。這些思想也越來越受中國人歡迎。歐中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相同點遠比人們想象的要多。
總之,中國在17世紀影響了歐洲。到了19世紀,歐洲影響改變了中國近現代史。今天,中國與歐洲首次有機會平等地交往了。(作者Lanxin Xiang為日內瓦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汪析譯)(來源:環(huán)球時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