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歐盟委員會5月8日表示,歐盟將在今年第四季度發表有關中國與歐盟經濟與貿易關系的評估文件,以決定下一個10年歐盟應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系。隨后,歐盟委員會通過在官方網站上對外征集意見的方式,請歐盟的公眾來發表有關看法。中國和歐盟的一些學者和官員9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都對歐盟的這個做法給予了肯定。
歐盟在征集意見的說明中表示,中國的崛起是21世紀最重要的發展之一。這不僅給中國也給世界帶來了挑戰和機遇。歐盟委員會的這份報告將評價與中國關系中的挑戰,以及歐盟的政策如何使歐洲企業從中國經濟崛起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這次征集意見的活動是全方位的,發表意見的可以是歐洲的各級政府、企業、商會、非政府組織,也可以是個人。發表意見的組織或個人必須回答下面幾個問題:中國經濟增長和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不斷增加,對于歐洲來說,最重要的機遇有哪些;歐盟應該做些什么來抓住這些機會;挑戰和風險有哪些;歐盟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和風險等。歐盟鼓勵有關企業、組織和個人通過講述他們最近對華交往中成功或失敗的經歷,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到6月16日前,大家都可以直接將意見用電子郵件的形式提交給歐盟委員會的有關人員。歐盟將在6月和7月舉行相關的討論會。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所長馮仲平認為,今年歐盟準備發表兩份歐中關系評估報告,一份是政治方面的,政治報告每隔2年或3年發表一次。而今年的這個經濟貿易評估報告則是首次出現。歐盟委員會意在出臺一份內容全面,具有長期指導作用的,并且可以得到各方面認可和支持的政策方案。他認為,歐盟公開征集意見主要有兩個動機:一是制定一個長期政策,將未來10年的發展考慮進去;二是看看目前在歐洲內部關于對中國的看法都有什么爭論。以前認為中歐貿易和經濟發展是雙贏的局面,但是現在有人認為是中國贏、歐洲輸了。而實際上,對于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意見。例如,同樣是生產企業,對于空中客車公司來說,中國是個大機遇;相反對于紡織品和鞋類生產企業來說是個挑戰。同樣是紡織品行業,對于生產企業來說,中國是挑戰,但對于紡織品零售企業來說是機遇。歐盟資料顯示,歐盟目前是中國最大貿易伙伴,而中國是排在美國之后的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現在都愿意開始就新時期的中歐框架協議進行磋商,以指導雙方在21世紀的貿易和投資往來。
歐盟8日面向公眾征集對華經貿政策意見后,比利時的主流媒體、官方經貿機構、商會和企業都有很大的反響。歐盟負責征集意見的榮特先生9日對記者說:“這是歐盟首次面向公眾征集意見,因為中國經濟騰飛是新世紀最大的變化之一,中國的角色和作用使世界、包括歐洲的所有領域都更加重視與其合作。向公眾征集歐盟對華政策的意見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收到歐盟征集意見的電子郵件后,記者撥通了比中經貿委員會主席德威特的電話,他興奮地對記者說:“這是歐盟在制定對華政策方面一次民主的做法,它有助于歐盟根據歐洲各方面,尤其根據企業家的實際看法和經驗調整歐盟未來幾年對華經貿政策。我感到欣喜的是,我們的企業家將有機會把他們在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失敗教訓及建議傳達給歐盟最高決策機構。我相信我們的會員將積極回應歐盟的意見征集,因為這關系到他們今后每個人同中國進行合作的前景。”(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