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亞洲獅在印度新德里動物園里悠閑地打著呵欠
據英國《獨立報》18日報道,在旁遮普平原最熱的時候,一家印度動物園將眼睜睜看著獅子們死去,雄獅都已經失去了生育能力,無法繁衍后代。這些獅子后腿疲軟無力,幾乎不能行走。造成這種局面全部歸咎于在雜交繁育的實驗中犯下了嚴重錯誤。
20世紀80年代,為了培育出一種特別吸引人的獅子,印度查特比爾(Chhatbir)動物園管理員通過讓亞洲獅和非洲獅雜交培育出一種獨特的雜交物種。
理論上,這個雜交繁育計劃看起來不錯。早先,獅子就已成功地與老虎、美洲豹和美洲虎進行了雜交育種。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在這兩種天生的亞種之間進行雜交呢?這家動物園得到了兩只在馬戲團用于表演的非洲獅,讓他們與動物園的兩只亞洲獅進行交配。但當幼獅生下來后,管理員才明白這個計劃出現了問題。這些雜種幼獅出生時,后腿都嚴重疲軟無力,幾乎不能行走。更糟的是,幾年過后,多數雜種獅子的免疫系統開始下降。到2000年,當動物園已經培育出70多頭雜種獅子后,管理員決定終止這一損失慘重的計劃。他們切除了雄獅的輸精管,決定讓雜種獅子自然滅絕。
現在,一些依然活著的雜種獅子非常虛弱,以致他們連從骨頭上撕下肉塊的能力都沒有,只能吃無骨的肉。因為野生亞洲獅面臨嚴重的滅絕危險。
如今,野生亞洲獅已瀕臨滅絕,全世界只剩下大約300頭,而且只有在印度的吉爾國家公園能找到這種亞洲獅。亞洲獅不如它的同類非洲獅那么有名,個頭比非洲獅小,鬃毛也比非洲獅少。動物保護者們批評了該動物園在培育一種非自然的雜交亞種上浪費了繁殖計劃。動物園表示,一旦所有的雜種獅子滅絕后,他們將轉向培育純種亞洲獅。
盡管野生亞洲獅只剩下300頭,但實際上,這種亞洲獅是一個保護動物的成功典范。1907年,野生亞洲獅就曾差點滅絕,僅剩下13頭。在居那加德(Junagadh)的印度行政長官成為印度殖民地的統治者后,他下令在他管轄的范圍內要保護獅子。野生亞洲獅的數量才逐漸上升。
曾經,亞洲獅出沒于世界上一大塊狹長區域,從次大陸橫越伊朗和阿拉伯半島到歐洲、巴爾干半島。但狩獵和人類擴張消滅了各地的獅子,只剩下印度的一處地方,即吉爾森林,那位印度行政長官的古老領土,現在位于古加拉特(Gujarat)。用獅子和其他貓科動物進行雜交繁殖的歷史由來已久。獅子和老虎雜交培育出的獅虎獸(ligers)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這種獅虎獸有著暗淡的條紋和稀疏的鬃毛。(楊孝文)
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