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娛樂消息:
全國人大代表呼吁將端午節納入法定假日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二千多年來中國的傳統節日,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維芳昨天再次呼吁,我國應增設端午節為法定節假日。她還表示,她會堅持提出這一建議直到其被采納為止。
哈爾濱市的端午大聯歡
此前,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朱維芳曾建議為完善我國的節日而專門立法,設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法定節假日,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昨天朱維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隨著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越來越重視,她相信“三年后端午節將成法定節假日”。
端午節遭遇韓國“申遺”
讓朱維芳感到焦急的是,韓國曾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該國的文化遺產。“如果端午節被別國搶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是我們的民族感情所不能接受的。”
朱維芳說傳統節日實際上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我們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尤其是年輕一代,更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我國傳統的節日中,蘊涵更多的是一種人文精神:親情、團聚以及文化的傳承。但是現在過節,通常都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我們應該認真反思,用心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以創新的精神發展傳統節日文化,讓更多的人參與文化活動,了解文化的源流。
端午賽龍舟
民俗專家:早在屈原之前就有"端午節"
起端午節,人們最易想起的就是賽龍舟、吃粽子,懷念屈原。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研究認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節”概念。
“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按照《易經》等典籍記載,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這種日子惡癘病疫多泛濫,因此,這一天人們便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配香囊等,以驅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學駿說,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可能有意在端午節,表達對國家民族的忠心。
袁學駿認為,現在流傳下來的端午節時吃粽子、賽龍舟,是兩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后,后人在打撈屈原遺體時逐漸演變的紀念方式。人們在江中撒米是為了讓魚吃飽后避免吃屈原遺體,打撈屈原要用船,船多了自然形成競爭,于是比賽逐漸展開,至于龍舟,則更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