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不久前訪問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時候,一個年輕朋友在校園大門同我打招呼說:“歡迎來到‘中國共和國’。”他跟我談論了中國學生在校園內的普遍影響以及在整個悉尼的影響。我想中國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悉尼,也超越了澳大利亞海岸。事實上,在整個世界上,都存在著一種不可名狀的對中國文化、菜肴和產品的迷戀。
在今年舉行的戛納電影節上,國際評審團主席歷史上首次由中國人來擔任,他就是電影導演王家衛。此外,中國著名影星章子怡也是評審團成員之一。戛納的情況證明了這樣一個趨勢:中國的力量正在從不同方面吸引人們。
有分析說中國的影響已經在挑戰美國的影響。以前,我們只知道米老鼠、麥當勞和好萊塢電影可以具備穿越國界的能力。今天,中國到東南亞的旅游人數已超過了日本。來自“龍的國度”的他們帶著中國文化,將之傳播到整個世界。不管是在米蘭和戛納,還是在廣島和加爾各答,最流行的餐館是那些提供炒面和雜碎的餐廳。當我在印度鄉村訪問時,甚至在小城鎮和鄉村都可以看到中國飯。只不過具有了印度式的名字和風味。
普通印度人一直十分喜愛中國食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是70年代,加爾各答最好的餐廳是中國餐廳,當地的富人和名人都到中餐廳去吃飯。加爾各答還曾經以擁有很好的中國牙醫和制鞋者而著名。甚至在今天,老的加爾各答人還最信任中國牙醫的技術和效率。中國消費品也開始深入印度市場:你可以在印度的大商場和小商店中找到“中國制造”的電視機、電熨斗等很多產品。人們對中國的喜愛甚至延伸到了學中文、到中國旅游、看中國圖片、買中國工藝品。
現在全世界約有3000萬外國人在學中文,中國計劃幾年后使這一數字增長到1億人,中國政府為此每年投入2500萬美元。2004年,中國接待了1億左右的游客,成為世界第四大接待游客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的故宮和兵馬俑吸引的游客超過了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和羅馬的競技場。
2005年,中國生產的電影僅次于印度和美國。藝術愛好者們同樣也轉向中國作品。中國畫家的作品在紐約索斯比拍賣行拍出了97.92萬美元的高價,非常接近于100萬美元的坐標。中國文化的擴展現在看起來不可阻擋,巨龍似乎即將吃掉米老鼠。(摘自6月11日《韓國時報》,原題:中國的文化影響力,作者塔曼·巴斯克蘭,伊文譯)(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