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的日本皇宮 [資料圖片]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與中國人相比,日本人更喜歡詳盡、細膩的自我分析。在這方面,日本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南博(1914-2001)的研究值得參考。我覺得,他對日本人自我認識結構的分析無人可出其右。
南博的專業是社會心理學,是領導戰后日本社會心理學界的風云人物。他一生勤奮治學,據說,這是他小時候在其嚴父監督下養成的習慣。他記得父親曾對他說,“天下沒有學習累死的”。南博在世時,每天至少要埋頭讀書研究8個小時以上,直到臨終之前還口述撰寫作品。所以他給世人留下大量著作。對于想了解他的思想的普通讀者來說,最好先讀一讀他的《日本人的自我結構》。
在這本書中,他從個人的自我認識入手分析日本民族。他認為,人的自我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自己認識到的自己,這個自己叫“自我”。另一個自己是他人認識到的自己,這個自己叫“他我”。不論什么人的自我認識,多多少少都包括這兩個部分。一個人如此,一個民族對本民族的認識也同樣存在“自我”與“他我”這兩個部分。只不過,世界上有些民族“自我”傾向較強,如美國人,而有些民族“他我”傾向較強,如日本民族。本來,“他我”部分較強些的,多是那些弱勢民族,但日本民族不同,即使自己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具有強大的軀體,但其“自我”部分并未強大起來,他們仍很看重他人目光中的自己。
而日本人為什么那么喜歡探究他人目光中的自己,南博的這本書也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答案。這也是日本書肆中“日本人論”大行其道的社會心理原因。日本人的這種自我認識結構,決定了他們的行為方式。他們很在意“他我”,所以本尼迪克特說,日本的文化類型屬于“恥文化”,是有根據的。這種文化,導致日本人很在意他人的目光,筆者覺得,“恥文化”是好事。為了不被世人嘲笑,日本人勤奮敬業,精益求精,能工巧匠輩出。
從中國國內情況看,年輕一代經常更換職業已經司空見慣。但是,日本那種手藝精純的“職人”,往往是數十年修業的正果。日本社會風習,十分尊敬這種具有高度技術的敬業者。為追求精致世界,日本人往往都將工作對象限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這就是日本人創造出如此眾多“小而精”物品的原因。
但是,我并不是說日本人不能建造更大規模的“作品”,事實上他們建造的巨輪、跨海大橋、新干線也都很有創意。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即日本人的創造,往往都是相對靜態環境的產物,一旦目標處于動態環境之中,日本人往往很難適應。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日本人往往不知所措,這是因為歷史給日本人提供的,是一個外部環境相對安定的空間,而日本社會本身,在明治維新之前,也經歷了一個長期固定身份的時代。在大變革時,“自我”軟弱摧毀了日本人的判斷力,日本民族傾向服從。隨風倒、“大勢順應主義”,是日本自我軟弱的結果。把判斷的權力交給某個貌似果敢堅毅的政治人物,以為如此自己即可以變得強大,這是一種對選擇的恐懼,是一種逃避。拒絕思考,選擇簡單,是這種集體逃避的特征。歷史賦予這個民族如此文化基因。他們逃避選擇,等待被選擇。例如戰前戰中,他們集體放棄自我判斷,將決定權交給一小撮軍事冒險集團。
日本民眾“自我”的軟弱,導致他們渴望一個強有力人物的出現,只要這個人物表現出一種“堅毅”“果敢”的品質,表現出某種“反抗”,民眾就會將自己的未來交付此人,而不看此人將他們引向何方。盡管如此,日本民眾并非真心喜歡那種咄咄逼人的強者,這也是日本政治中強勢領袖與溫和領袖交替出現的原因之一。而所有這一切,與日本人的自我認識結構都不無關系。(來源:東方早報 劉迪 早稻田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