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7月29日,在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情凝重。當日,日本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失利,在野黨贏得參議院超過半數的議席,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將繼續留任。新華社記者任正來攝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如今,北半球正步入秋季,而對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而言,這個秋天注定“多事”。
日本國會臨時會議9月10日拉開帷幕,本屆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討論是否延長《反恐特別措施法》期限。這次會期為62天的“臨時國會”備受關注。原因很簡單,因為它事關安倍政權的命運。此前一天,安倍突發“豪言”:如果延長《反恐特別措施法》失敗的話,他將辭職。一些專家認為,安倍的“賭注”很可能導致他下臺,并引發另一個更大的后果,即重新舉行眾議院選舉。
安倍何以要在《反恐特別措施法》上賭上自己的首相之位?
這與安倍目前的處境不無關系。財務丑聞、不當言論,這似乎已經成為安倍內閣的“特色”。雖然8月27日安倍對內閣進行了改組,但是塵埃尚未落定,相繼又有數起內閣大臣丑聞被曝光。內閣的動蕩嚴重損害了安倍政權的威信。在這種情況下,安倍急需某種“作為”來挽回失去的民意。
然而,安倍目前手中的牌并不多。雖然上臺初期在亞洲外交上突破了小泉外交的僵局,但是在內政方面卻乏善可陳。《反恐特別措施法》事關日本是否將從印度洋撤回自衛隊艦隊,安倍強調這是日本對美國等作出的承諾,不履行承諾勢必導致日美同盟關系出現裂痕。之所以選擇《反恐特別措施法》作賭,安倍也是經過考慮的:相比內政,自己或許在外交上更有勝算,而日美同盟又是日本外交的重中之重,比較容易引起國民的關注。
日本媒體分析,安倍這是在效仿其前任小泉純一郎。2005年,小泉政府提交的郵政改革法案在日本參議院遭到否決后,小泉純一郎隨即宣布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大選。結果,選定在“9·11”這天舉行的眾議院選舉給小泉純一郎帶來了空前的政治勝利。他領導的自民黨以贏得眾院60%議席的驚人成績無可爭議地再一次把政權牢牢攥在手中。
不過,安倍想重演小泉“神話”并不容易。小泉能贏,仰仗戰術有效,但更在于其獨特的個人風格。小泉推行的經濟、行政和金融改革,打破了日本人習慣的“平等”概念,加深了社會分化;他在追求日本政治、軍事大國化方面咄咄逼人的姿態和舉措,動搖了日本戰后長期奉行的“和平”觀;他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的偏執和蠻橫,更是打破了東亞地區表面上的相安無事。小泉的這些“出格”舉動迎合了當時日本社會一種騷動不安的情緒,迎合了民眾對于一位“明星”領導人的狂熱期待。中規中矩的安倍顯然沒有這樣的“另類”氣質。
更重要的是,“小泉旋風”沖擊了日本社會的固有結構和觀念,而剩下的爛攤子卻都留給了安倍。小泉就任日本首相時提出重建財政,但這一計劃在小泉內閣任期內宣告失敗。實行財政結構改革,控制國債發行,減少財政支出,削減行政機構和國家公務員,建立大經濟小政府體制,所有這一切,已經作為小泉未竟的事業留給了安倍。對于缺乏經驗的安倍而言,這些問題沒有一個是省心的。而在上述貼合民生的問題上拿不出有效的政策,也是安倍備受詬病的地方。
當然,安倍政府也不是沒有轉圜的余地。據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與謝野馨9月11日說,政府將在9月下旬向國會提交允許自衛隊繼續在印度洋開展供油活動的新法案。至于將在11月1日到期的《反恐特別措施法》,日本政府可能不尋求提交相關延長法案。但是對于安倍本人而言,接下來的兩個月不會好過。
(來源:新華網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