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華盛頓郵報》8月26日發表文章,題目是“與中國息息相關: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讓美中兩國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作者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全球沖突與合作研究所所長、前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幫辦謝淑麗。文章摘要如下。
讀《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薩拉·邦焦爾尼著)、《中國情》(杰夫·甘米奇著)和《中國之路》(齊福德著)3本書有感:
30年前,中國還是個與美國人日常生活不相干的遙遠而神秘的國度,就像今天的朝鮮。當時孩子們聽大人們說,在地上挖個深洞,說不定就能到達中國。孩子們的父母對中國的印象既模糊又令人恐懼:那里的工人像螞蟻般忙碌地工作,人口眾多,清一色寬松的藍布衣衫,頭腦中灌輸的都是對美國的仇恨。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美國人頭一次真切地看到這個國家,當時通過電視轉播的尼克松訪華之行所引起的關注幾乎不亞于人類首次登月。
時光飛逝,如今已是2007年。中國已經成為美國人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力量。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為避開中國武器試驗的碎片而轉移一顆衛星。加利福尼亞州居民從汽車上掃去中國的煤煙。正如薩拉·邦焦爾尼在《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一書中所記述的,現如今,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12個月不買中國制造的產品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個家庭的消費習慣顯然無法減少美國近23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不過,對大多數或全部中國產品實施全國性禁運———最近,民主黨參議員克里斯托弗·多德提議對來自中國的食品和玩具實施禁運,以此回應召回摻假寵物食品和油漆含鉛的玩具的事件———將導致經濟混亂,給中國等許多國家造成傷害,而且也不會挽回多少美國的就業機會。近2/3的中國出口商品是由外資企業———主要來自日本和美國———作為外國品牌生產的。每個售價為20美元的芭比娃娃只有約35美分留在中國。電視機和電腦等其他許多消費品都是由將許多國家聯系在一起的流水作業線制造出來的;這些消費品標簽上的字樣不應是“中國制造”,而應為“在中國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許多美國人與中國的聯系甚至更加復雜,更加牢不可破。中國是美國國際收養的最大來源。自北京開始允許外國人收養中國兒童以來,美國家庭已經收養了近6.2萬名中國兒童,幾乎全部為女孩。正如杰夫·甘米奇在《中國情》一書中所述,大多數中國父母重男輕女,因為“在一個沒有社會保障的國家”,兒子起著“潛在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作用。
由于中國在美國人的生活中顯得如此突出,與北京的關系成為2008年總統競選運動的一個議題便不足為奇。中國看來將集20世紀70年代日本的經濟威脅和冷戰時期蘇聯的政治軍事威脅于一身,美國人民期待他們的領導人在這樣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面前能夠昂首挺胸。
然而,外表可能是靠不住的。從遠處看,中國似乎是一個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但齊福德認為,近觀中國“比外表看來更加脆弱”。
突然之間,中國似乎離美國近了許多,有時就緊跟在我們身后。然而,我們對中國的新印象可能與舊印象一樣不準確。讓薩拉·邦焦爾尼和杰夫·甘米奇等人入迷的是對中國的印象———有時令人恐懼,有時又充滿浪漫———而非實際情況下中國的復雜現實。齊福德則走上正確的路線,傾聽中國人民對貪官污吏和現代生活中粗俗銅臭的抱怨。既然中國不再難以接近,我們就沒有理由把我們的恐懼和幻想投射給想像中的中國,而應擦亮眼睛實事求是地看中國。(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