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編者按:
非洲什么樣?
有人只看到非洲的貧窮、疾病與戰亂,有人只看到非洲的原始、質樸與原生態,也有人不僅看到了這些,更看到了非洲的覺醒、非洲的前進與非洲的夢想。
在11月初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之前,半月談記者走進非洲,試圖以最新的事實、全新的視角去感受、去描述這個古老大陸,以期使讀者獲得最接近真實的非洲形象。
非洲人擔心,100年后,非洲第一高山乞力馬扎羅將成為沒有雪峰的山。
非洲環保:要為世界做貢獻
---"前進的非洲,希望的大陸"之三
■ 半月談記者 歐颯
非洲發出環保呼聲
中國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副代表張世鋼告訴半月談記者,過去非洲認為解決溫飽問題才是第一要務,現在形勢變了,非洲國家對環保越來越積極。
盡管非洲溫室氣體排放很少,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甚微,但調查顯示,溫室氣體導致的全球變暖對非洲大陸造成的影響卻遠遠大于世界其他地區。
南部非洲自1985年到1995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為炎熱和干旱的時期,平均溫度上升了0.56攝氏度。乞力馬扎羅山的冰雪自1912年以來已消失82%,其中1/3是過去12年里消融的。據估計,氣候變暖可能將使非洲的國民生產總值下降10%,并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的干旱、洪水災害和疾病暴發。
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普遍較弱,而相對落后的非洲大陸更是脆弱。"非洲國家已經意識到'環境無國界',自己是環境惡化最大的受害者,希望加入到全球環保行動中。"張世鋼說:"今年11月將在內羅畢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這是在非洲聯盟的大力促成下首次在非洲召開這個會議,表明非洲希望反映自己對環境的關切。"
不少非洲國家已經行動起來。岡比亞和贊比亞等幾個國家把環保列為擺脫貧困政策的重要內容,一些國家通過調節稅收和市場機制保護森林等生態系統,岡比亞還把環保政策寫入憲法。盧旺達政府兩年前就宣布在全國禁止使用塑料包裝袋,推廣竹籃、編織筐等傳統容器。
今年6月,坦桑尼亞宣布,將免除液化石油氣的增值稅,以減少煤和木材的使用。肯尼亞則決定免除對太陽能板和相關設備征稅。
2002年,在南非舉行的可持續發展峰會承諾,將逐步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停止含鉛汽油的使用,當時這一地區40多個國家中只有一個完全使用無鉛汽油。這一承諾在今年完全實現。
非洲環保大有可為
張世鋼告訴記者,環保不光要減少"呼",還要增加"吸",也就是說,既要減少污染物排放,還要增加對已排出污染物的吸納。擁有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的非洲在促進污染物吸收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保護森林是非洲環保工作的主題。
非洲剛果盆地熱帶雨林的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僅次于南美洲亞馬孫熱帶雨林,1萬多種植物不斷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有"地球第二肺"之稱。
對于世界上很多人來說,這片雨林是個遙遠的地方,但是它引起的氣候變化影響到的不僅僅是剛果盆地,而是整個世界。
去年2月在剛果(布)舉行的保護中部非洲森林生態系統第二屆首腦會議上,喀麥隆、加蓬、赤道幾內亞等8國領導人簽署了一份決議書,承諾為了全人類的利益,積極采取措施保護剛果盆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
肯尼亞"綠帶運動"創建人旺加里·馬塔伊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黑人女性。在她的帶領下,"綠帶運動"目前已擴展到20來個非洲國家,植樹超過2000萬棵。馬塔伊認為,隨著非洲國家認識到保護雨林的重要性,雨林被破壞的狀況有望得到遏制。
根據《京都議定書》建立的清潔發展機制,發達國家可以通過向發展中國家投資保護森林、發展可再生能源等環保項目來抵消自己的二氧化碳減排指標。按照長遠規劃,這一機制可以為發展中國家的環保項目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目前,非洲只有很少一些環保項目得到這個機制下的資金幫助,而經濟學家估計,非洲森林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創造的經濟價值每年達幾百億美元。
在世界五大洲中,非洲資源較為豐富。《非洲環境展望》報告指出,非洲可再生淡水資源每年有將近4萬億立方米,占全球總量的大約10%,但是只有5%被開發出來用于工業、旅游業和發電。非洲很多礦物的儲量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此外,非洲還有豐富的石油、森林、漁業和動植物資源。
如此豐富的資源使非洲完全不需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非洲如果能謹慎、可持續并創造性地利用資源,非洲將可以憑這份財富迎來新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基姆·施泰納在接受半月談記者采訪時,以旅游業為例說明了非洲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存在的巨大潛力。他說,非洲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但是非洲旅游收入目前只占全球總額的4%。
中國與非洲分享環保經驗與教訓
在今年初發表的《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中,中國承諾"加強技術交流,積極推動中非在氣候變化、水資源保護、防治荒漠化和生物多樣性等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這一文件為中非環保合作指明了方向。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非洲區主任塞古·托雷對中國在環保方面給予非洲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說,非洲希望學習中國的環保技術,中國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與非洲國家分享,對非洲也是一種幫助。
近年來,中國加大了對非洲環保官員的培訓力度。去年9月,中國舉辦了首期"非洲國家水污染和水資源管理研修班",19個非洲國家的23名環境高官參加培訓。培訓效果非常好,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南南合作的典范。
為什么中國在環保方面的技術和經驗這么受非洲國家歡迎?張世鋼說,中國與非洲有著非常相似的發展經歷。中國嘗到過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的苦果,這份教訓可以幫助經濟剛剛起步的非洲少走很多彎路。中國經過長期摸索建立起一套符合發展中國家國情的環保體系,非洲借鑒起來容易得多。此外中國的環保技術和設備還有價格上的優勢。
目前中非政府層面的環保合作不斷。去年在內羅畢召開了中非環保合作會議,中國副總理曾培炎出席。今年6月,中國政府出資捐贈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非環境中心"正式揭牌。10月,中非環境合作討論會在北京舉行,20多個非洲國家環境部長與會。
在政府搭設起來的中非環保合作平臺上,中國企業大有用武之地。記者在一個非洲城市可持續發展博覽會上了解到,非洲希望從中國引進處理廢棄物的技術和設備,希望中國的環保企業到非洲來推廣產品和服務。非洲在環保領域存在很大空白,例如,在肯尼亞,廢報紙可以賣錢,打印機用紙卻沒人要而只能白白扔掉。
當前,中國正在倡導發展"循環經濟", 施泰納希望中國公司能夠把"循環經濟"的理念帶到非洲,幫助非洲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和消費模式。
(來源: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