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臺灣補習教育界最近鬧了一起兩男兩女的桃色新聞兼商業間諜八卦疑云。為人師表的非典型示范,引起坊間爭議,卻也顯示出臺灣補習班競爭之激烈,以及補習風氣之盛行,補習名師的私生活像明星那樣引人追看。
話說兩家著名的敵對英語補習班的老師,一個已婚男,一個單身女,在汽車內激烈舌吻,被狗仔隊近距離拍到。結果單身女的老板氣得大罵,這是商業陰謀,已婚男的老婆在沉默多日后,也站出來說要告第三者。
從8月頭鬧到8月尾,從沒有臺風到臺風來,刮了一個月,經媒體連續多日追蹤,這出帶點桃色的連續劇,才稍有落幕的意思。
補習文化讓人大開眼界 補習班近兩萬家
臺灣這種補習文化也確實讓人大開眼界,臺北火車站附近的南陽街就有一條所謂的“補習街”,整條街都掛上廣告牌,有約80多家補習班。
上世紀60年代,這里多以開辦升大學的補習班為主。許多中南部北上的重考生拖著行李到臺北苦讀,有的補習班還有簡陋的宿舍供學生住宿。
由于車站附近交通發達,人多了,小吃店也跟著冒出來,加上在補習班的學生榜單亮眼,升學率跟著提高,補習街的規模也慢慢擴大。
補習街延伸出來的,是臺北的補習產業。臺灣《天下》雜志2005年的調查發現,近七成中高年級小學生參加安親班或補習班,約五成每月花超過6000新臺幣補習,有兩成補四科以上。
根據臺灣短期補習班的統計,過去十年補習班穩健增加,從2001年的5788家增加到今年的1萬8528家,其中文理補習班有9989家,外語有5304家。
市場很大生意難做 黑道介入
業者賣的是教育,學生買的是希望。記者8月中旬走訪南陽街時還看到一條長長的人龍,好奇探問,原來人群是要報考公務員資格。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生說,工作不好找,所以想試試考公務員。
臺灣真是什么都能補。從小學到研究所都補,從語文、數理到技術,考公務員都有得補習,據說考空姐也有得補。美容、按摩、算命等也有,但并不在臺當局“教育部”“補習教育法”規范之列。
臺灣儒林升大學補習班學務主任張維憲接受訪問時說,補習班市場看起來很大,但其實越來越難做,特別是升大學的補習班。一是,臺灣生育率低,學生越來越少,二是臺灣大學的錄取率幾乎達100%。
張維憲說:“以前在臺北有七八個重考補習班,每個補習班都有1000多人,現在全臺北的補習班加起來 ,都沒有1000人。”
補習班競爭激烈,近年來還傳出有黑道介入,像云林縣斗六市有一家補習班就遭暴力毀損。日前,臺中市知名的補習班涉嫌竄改成績單,把成績差的考生分數拉高,甚至變成榜首,再拿這些人幫補習班做廣告。
張維憲說,補習班確實不容易經營,收入有一半是要拿去做宣傳和人事,而且還要跟上科技工具。不過他說,臺北方面較少聽到有暴力事件,而且類似英文補習班名師之間的惡斗,在重考班也不多見,因為重考班不只教單一科目,所以名人效益沒那么強。
“狀元情結”存在 補習班將緊隨
對于臺灣根深蒂固的補習文化,受訪的臺灣師范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方永泉認為,那是“必要之惡”,因為考試還是最公平的制度,而補習班確實能教會學生如何考出好成績。
他說:“補習文化既是教育文化,也是商業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其實韓國和日本也一樣。臺灣大部分的補習還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上好的學?;虼髮W,一些補習班有技巧的把學生教得很會應付考試。雖然是有點畸形文化了,但不管是升學或者是去考公務員,考試還是最公平的制度。陳水扁不是說嗎?他三貧農戶都能當“總統”,因為他考試考得好,當上律師?!?/p>
補習文化緊跟教育制度的步伐,兩者是對照面,一個松一個就緊,一個亮一個就暗,幾乎是形成臺灣雙管道的教育系統。補習班填補了教育制度上的缺口和市場的需要。
從1954年到2001年,臺灣的大學入學考試一直實行“聯考”制度。經過教育改革后,臺灣在2002年推出了“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等措施。多元入學的原意是希望創造多元價值,啟發孩子的多元智慧。招生渠道的設計也傾向多元,包括學生是否有特殊才藝。
方永泉認為,顯然的,家長和學生的心靈都沒有松綁,如果改變考試制度也減輕不了學生的補習壓力,那就應該從考試的問卷下手,考試的模式不要那么“填鴨式”,應該多重視創意,多考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不是背誦能力或抓題目的能力。
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存有“狀元情結”,身為父母的都期盼孩子成才成狀元,考試考好,進入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或許,只要中國人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不變,補習班――這個“必然之惡”――就會緊隨。
儒林升大學補習班學務主任張維憲就說:“都會區的爸爸媽媽都盼望孩子可以坐辦公室吹冷氣,不要賣蚵仔面線,所以補習班永遠有市場?!?沈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