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對伊拉克發動了一次軍事行動。
伊拉克戰爭十年之后,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國際新聞編輯約翰?辛普森近日回憶了自己在伊拉克遭遇轟炸的經歷,闡述了這個國家十年間的巨大變化。
十年前,我親眼見證了這個國家所遭受的暴力襲擊。戰爭剛開始不久,一位粗心的美國海軍飛行員不慎將一顆1000磅(約合454公斤)的炸彈扔到一些美國人和庫爾德特種部隊的頭上,當時我和我的團隊正同他們在一起。此次轟炸造成18人死亡,不過隨后并沒有機構針對此事展開調查,也沒有人受到懲罰。
我眼看著以美國為首的入侵行動引起的騷動轉變為徹底的叛亂,接著演變為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內戰,而美軍和英軍只是眼睜睜地看著伊拉克陷入戰爭的泥潭。
2006年和2007年,美軍似乎要被擊敗。美軍司令部彌漫著悲觀的情緒,在巴格達制定了所謂“綠區”疏散計劃。這時,新司令戴維?彼得雷烏斯將軍改變了整個策略,而結果就是美國得以在不受進一步羞辱的情況下撤退。
外國軍隊撤離后,伊拉克開始依靠自己的安保人員維護國內局勢,進行選舉,組建新的政府機構。安全形勢明顯好轉,不過有時還會發生零星暴力事件。什葉派主導的政府所做的一切不足以安撫少數的遜尼派,所以遜尼派的中心地區仍在發出憤怒的聲音。庫爾德人越來越獨立而富有,他們越來越渴望從伊拉克分離出去。
大多數伊拉克人對未來感到悲觀。而局外人卻認為伊拉克的未來開始顯現出光明——畢竟這里的人民得到了一點和平。
那么,入侵伊拉克究竟是否合理?對此,伊拉克人存在分歧。推翻薩達姆的最大受益者什葉派和庫爾德人傾向于肯定。而大多數遜尼派人認為不合理,他們是受損最大的那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