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李克強訪問瑞士,最值得期待的是兩國自貿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早在2010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瑞時,中瑞就決定早日啟動自貿協定談判。如果此訪能促成雙方達成最終共識,這將是中國同歐洲大陸國家簽署的首個自貿協定。復旦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主任丁純認為,雖然之前中國已與冰島簽署自貿協議,但冰島“分量不夠重”。相比而言,中瑞簽署協議將更具實際意義,是中國對外合作的重大突破。
當前,中國已成為瑞士在亞洲最大貿易伙伴,瑞士是中國在歐洲第七大貿易伙伴和第六大外資來源國。因此,中瑞若能建成自由貿易區,對雙方都大有益處。有專家認為,瑞士的銀行與金融業在華將獲得更大的投資便利;而對中國而言,當前歐盟國家對中國資本、貿易仍有限制,如能借道瑞士,可以繞過或降低貿易門檻,拓展中國企業在歐市場。
德國是李克強首訪的最后一站,也是歐盟國家的唯一一站,這凸顯了德國在中歐關系中的重要地位。考慮到德國今年將舉行議會選舉,現任總理默克爾連任的可能性較大,可以預期,李克強此訪將與默克爾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
當前,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經濟合作伙伴,也是中國在歐最大的外資和技術引進來源國以及重要的投資目的國。總理訪德期間,中德政府將簽署涵蓋制造業、投資、財金、城鎮化等領域的一系列合作協議,兩國企業還將簽署涉及汽車、機械、化工、船舶等領域的合作協議。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