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資料圖片)
就在歐盟成員國幾經磋商,終于拿出一個像樣的計劃幫助希臘紓困后,該國總理帕潘德里歐10月31日突然宣布將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接受歐盟的救助方案。德法兩國領導人獲悉后緊急通過電話交流意見,兩國政府隨后相繼宣布將在G20峰會前舉行緊急會議,邀請歐盟、歐洲央行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的負責人于11月2日在戛納共同商討對策。
希臘政壇也因公決發生強烈震動,執政黨1名議員辭職,另有6名執政黨高層官員要求總理帕潘德里歐辭職。希臘反對黨甚至要求提前舉行選舉,稱宣布公投的決定危及到了該國歐盟成員國的地位。據希臘民意機構1日的調查,6成希臘人認為救助方案無法在公投中獲得通過。
***帕潘德里歐的考量
面對著國內政局的動蕩,希臘政府1日召開緊急內閣會議,一致通過帕潘德里歐提出的就歐盟救助方案進行全民公投的計劃。帕潘德里歐在會議上表示,只有公投才能清楚反應民眾對救助方案中財政緊縮措施的真實情緒。他還說,歐盟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已經對他的公投決定“進行了考慮”,并對希臘為解決債務危機做出的努力表示“尊重和支持”。
內閣會議同時還批準將于4日就帕潘德里歐政府舉行信任投票。如果屆時信任投票未獲通過,那么帕潘德里歐將被迫立即辭職,隨后希臘將提前舉行大選,在這種情況下針對歐元區新援助計劃的公投將不再舉行。而如果政府獲得信任,那么將于12月初就公投議程進行表決,此后將按計劃舉行正式公投。
盡管帕潘德里歐的政黨在議會只有3票的多數,但是他對獲得信任投票通過還是很有信心。10月31日晚,帕潘德里歐所在的議會黨團召集會議時,所有到場的執政黨議員都曾鼓掌以示對他公投決定的支持。帕潘德里歐此前曾表示反對舉行提前選舉,稱此舉將導致一切努力付諸流水,并將希臘置于破產邊緣。
面對帕潘德里歐意外的公投決定,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稱,這表明在腹背承壓的情況下,帕潘德里歐“怕擔責任”的心態。希臘危機發展到今天,帕潘德里歐政府一方面要滿足歐盟的要求,對債權方承擔責任;另一方面又要平息財政緊縮方案引發的民怨,帶領民眾共克時艱。在各方矛盾和壓力的擠壓之下,帕潘德里歐政府感覺駕馭不了形勢,因此便作出了這一“奇怪的”決定——將決定權交給人民,這反映出弱勢政府在困境中“無助的”狀態。
***歐元區的未來
陳所長介紹,如果希臘公投最后決定不接受歐盟的救助方案,將導致該國退出歐元區,那么歐元區會因此發生強烈震蕩。不過,由于希臘經濟規模較小,因此即便希臘退出這個最壞的結果出現,其他歐元區主要國家也不會被拖累到破產的境地。陳所長同時表示,歐元區的形成背后是有巨大的政治意愿在推動,是歐洲幾代領導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希臘退出并不會導致其他歐元區國家爭相效仿,歐元區不會因此解體。
歐債危機前景的不明朗對于歐元區而言的確是個巨大的考驗,但同時也是一個變革的機遇。據陳所長的分析,歐元區成立之初就不曾設計退出機制,這對該區而言是個難以回避的制度弊病。此次歐債危機可能會刺激歐洲的領導人們完善歐元區制度建設,加快貨幣和財政一體化進程,從而在歐洲建立起一個類似于“美利堅合眾國”的歐洲聯盟。不過,由于目前歐洲尚未出現有足夠魄力的領導人,因此這種可能性較少。
不過,未來的歐元區更有可能是一個現有歐元區的縮小版。陳所長表示,統一貨幣聯盟本來就不宜覆蓋過廣。在歐洲,部分南歐國家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在文化、社會狀態和經濟發展程度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強拉到一起對于成員國及整個聯盟都無益。未來的歐元區成員國可能會只剩典型的歐洲國家,可能以中歐和北歐國家為主。
(來源:中國日報網 楊潔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