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西方媒體9月17日的報道,繼14日在民主黨黨首選舉中戰勝小澤一郎并成功守住首相職務后,日本首相菅直人當天對政府閣員和民主黨領導層進行重大改組。有分析指出,日本新內閣和民主黨高層的人事變化均顯示出強烈的“去小澤”色彩,菅直人并未像外界預測的那樣在黨首之爭后盡力安撫落敗的小澤,而是力圖通過提高自己在政府和執政黨內的權威來抵御這位政治大佬強大的影響力。
“在黨首選舉結束后,我就下定決心要打造一個能代表民主黨參眾兩院412名議員和執政伙伴國民新黨的政府,”菅直人16日晚向記者表示,“我必須建立起一個優秀的團隊。”
***鷹派人物出任外長
據悉,17人組成的內閣中有7人得到留任,這些“舊將”包括因日元升值而備受輿論壓力的財務大臣野田佳彥、有“菅直人左右手”之稱的內閣官方長官仙谷由人、外表靚麗的華裔行政刷新擔當大臣蓮舫、來自執政伙伴國民新黨的金融擔當大臣自見莊三郎以及防務大臣北澤俊美等人。
而在內閣人事變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前國土交通大臣前原誠司改任外務大臣。現年只有48歲的前原誠司是民主黨少壯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安保防務專家,對華持強硬鷹派立場。他曾多次要求中國提高軍費透明度,就這次中日釣魚島摩擦也曾做出“兩國在東海不存在任何領土問題”的高調表態。
此外,為了體現對地方工作經驗的重視,菅直人任命鳥取縣前知事、現任東京慶應大學教授片山善博出任總務大臣。他還任命眾議院財政金融委員會主席海江田萬里接替荒井聰出任經濟財政大臣,眾議員大畠章宏接替直島正行擔任經濟產業大臣,國土交通大臣馬淵澄夫則填補前原誠司留下的空缺。
***內閣明星主掌黨務
《日本時報》的分析稱,菅直人的新內閣有兩個顯著特點:第一,不少大臣都是資深的國會議員;第二,屬于民主黨內勢力最強大的小澤派系的人物很少。除了海江田萬里、大畠章宏以及出任文部科學大臣的高木義明跟小澤關系緊密外,大多數閣員跟小澤的關系不是比較緊張就是很冷淡。
這種“去小澤化”的特點更明顯體現在菅直人對民主黨領導層的人事調整上。對民主黨內最有實權的干事長職位,雖然菅直人換下了“反小澤派”先鋒枝野幸男,但換上的是同樣對小澤強烈不滿、還曾公開批評其政治獻金丑聞的原外長岡田克也。
有“不粘鍋”名聲的岡田在民主黨內不屬于任何一個派系,依靠出色的能力和清廉的形象得到了很好的口碑,也被日本輿論稱為民主黨未來最有可能出任首相的政治人物。內閣官方長官仙谷由人曾這樣稱贊比自己小7歲的岡田:“岡田先生通曉很多事情,我非常尊敬他。”
據悉,岡田本人對離開外務省相當不舍,但是16日晚在跟菅直人會晤后最終接受了后者的邀請。他當天在外務省大樓外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很對不起外務省的各位同事……但是考慮到民眾推進政治變革的渴望,我現在已經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為了推進政權更迭有必要出任干事長。也許這就是命運吧!”
輿論分析稱,小澤陣營勢必對菅直人重用岡田相當不滿,此舉可能會破壞民主黨的內部團結。但是考慮到岡田克也的個人形象,對小澤來說這個結果要比讓枝野幸男留任要好。岡田在獲得任命后表示將在公平和透明的基礎上來管理民主黨。“每個民主黨議員的能力對政府實施管理來說都是非常必需的,我要讓民主黨的每一位議員都能自由地展現他的才能。”
***小澤被晾引分裂憂慮
民主黨高層人士透露,菅直人16日晚曾試探性地向小澤本人和其心腹、上議院議會領袖輿石東提供民主黨代理代表的職位,但遭到拒絕。這個職位被認為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另據日本媒體報道,東京地方檢察廳最快可能于18日下午就其資金管理團體“陸山會”收支報告偽造案對小澤一郎進行第四次傳喚。
日本媒體普遍認為,菅直人這次改組試圖通過安插自己的人物來降低小澤在民主黨內的影響力,但是他無法承受小澤可能出走導致民主黨分裂的破壞性局面。菅直人一方面需要維持與小澤方面的關系來推動民主黨的政治議程,另外一方面也需要盡快向日本民眾展示其有能力應對日元升值和巨額赤字這樣的棘手問題。
(來源:中國日報網 董瑋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