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9月份以來,美國金融市場動蕩加劇。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美林集團被美國銀行收購、雷曼兄弟宣布破產、美國國際集團被政府接管、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和信用市場凍結等等,這一系列事件標志著次貸危機已成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為恢復投資者信心、遏制市場恐慌情緒,美國財政部于9月20日提出了旨在穩定金融市場、增加市場流動性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簡稱TARP)”,并獲得布什政府支持提交國會表決。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政府出資7000億美元購買金融機構持有的不良抵押貸款相關資產,同時要求給予財政部充分授權和操作靈活性。TARP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切斷金融危機傳導根源、穩定金融市場、增強投資者信心、提高信貸市場流動性和促進經濟增長。在國會辯論中,正式定名為“緊急經濟穩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將于美國時間29日提交國會表決。
一、“問題資產救助計劃”的傳導機制模型
“問題資產救助計劃”的出發點是解決市場信心,惟有信心的恢復,才能帶來市場的正常運作和金融機構正常的融資能力,居民和企業方能獲得正常的信貸資金。
“問題資產救助計劃”本身是一項金融制度的創新:通過運用“遠期模擬市場交易”模型將政府救助成本遞延到遠期,從根源上解決當前市場信心問題,也最大程度地降低遠期政府救助成本。由于短期內市場流動性枯竭及過度恐慌,資產抵押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可能已超跌;而一旦金融市場恢復正常運轉,這些金融資產將顯著升值。因此,政府可在當期買入,但資金不進入當期預算赤字;待遠期賣出時,再將買賣價軋差計入救助成本。這相當于我國特種國債。同時,要求國會批準提高國債余額上限。因此,整個機制設計上,關鍵點在于符合各方利益,有效地改善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讓市場回歸正常運作,實現作為納稅人代表的政府和市場的雙贏。從資產方看,金融機構可通過向美聯儲貼現消化一部分優質的資產抵押商業票據(ABCP),獲取流動性;但更多的不良房屋抵押相關資產(MBS)則由政府出資購買,從而有效地清理資產負債表的壞賬,增加資產負債表透明度,增強投資者信心,從而可以凈化后的資產負債表進行正常的商業活動。隨著金融機構經營能力正常化、市場信心恢復和經濟逐步好轉,居民償債能力增強,房屋抵押相關資產價值也逐步恢復正常水平后,政府再行將其出售。
從各國處置金融危機的經驗來看,政府救市未必會帶來財政上的負擔。例如瑞典在1991年銀行危機時采取了設立資產管理公司處理金融危機的方式,耗資650億克朗,相當于GDP的4%,最終資產管理公司在危機結束后將所有資產變賣,幾乎所有的成本都被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