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巴基斯坦前總理、人民黨主席貝·布托27日在參加競選集會時遇刺身亡。由于貝·布托在巴國內具有較高的政治影響力,在國際上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因此對她的行刺行徑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而強烈的譴責。巴局勢也再度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認為,這一事件再次顯示巴安全局勢依然脆弱,必將對巴今后政局走向,特別是即將舉行的議會選舉產生重大影響。
安全局勢依然脆弱
貝·布托在其領導的人民黨競選集會上遇刺身亡說明,巴當前安全形勢非常嚴峻。近來,巴不斷發生各種恐怖襲擊事件,有的指向重要政治人物,有的甚至直接把矛頭指向巴武裝力量。在政局動蕩的背景下,巴境內外極端分子和恐怖分子互相勾結,在全國四處作亂,軍人、警察和政府設施成為自殺式襲擊目標,大量平民在襲擊中傷亡。
貝·布托今年10月18日回國不久就曾受到一次恐怖襲擊。這次襲擊造成600多人死傷,但貝·布托幸免于難。后來,為了應對國內的動蕩局勢,確保議會選舉得以順利舉行,巴總統穆沙拉夫從11月3日開始實行了6周的緊急狀態。緊急狀態被取消不到半個月,就發生了貝·布托遇刺身亡的悲劇。
極端分子忌恨貝·布托
貝·布托是巴政壇上的一個重要人物,其家庭的政治背景較深,她本人的政治生涯也充滿坎坷。
1979年4月4日,貝·布托的父親、人民黨創始人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被法院以謀殺政治對手為由判處死刑。貝·布托時年26歲。1988年,35歲的貝·布托就任巴總理,成為巴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1993年,她再次就任總理。1999年,巴一法院認定對她的腐敗指控成立,但后來撤消了這一裁定。隨后貝·布托開始流亡生涯。2007年10月,她結束了流亡生涯回國。貝·布托不凡的政治經歷使她成為備受關注的一個人物。
貝·布托一直主張加大對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的打擊力度。10月19日,她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即使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也決不向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低頭。她也因此成為巴境內外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的襲擊目標。當然,她與西方的密切關系也可能是她招致一些仇恨西方的恐怖組織憎恨的原因。此外,貝·布托政治主張的世俗化傾向也遭到恐怖分子和極端勢力的忌恨。
沖擊巴基斯坦政局
襲擊事件發生后,穆沙拉夫和看守內閣總理蘇姆羅分別發表聲明,對這一恐怖事件表示譴責,并要求人民保持冷靜。穆沙拉夫隨后召集高級別會議,全方位討論了巴當前局勢。有媒體報道說,是否推遲預定于明年1月8日舉行的議會選舉也是這次會議討論的議題之一。
分析人士認為,巴國民議會和省議會選舉將受到貝·布托遇刺事件的直接影響。群龍無首的人民黨可能要求推遲大選。而生前堅持要參加大選的貝·布托去世,則有可能使原來勉強同意參選的黨派重新聯合起來抵制大選。前總理、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領導人謝里夫在貝·布托去世后立即宣布抵制大選。
與此同時,穆沙拉夫如何應對貝·布托遇刺這一突發事件,也值得重點關注。穆沙拉夫的任何舉動都可能引起反對派的反彈,使不滿情緒迅速蔓延。
據最新報道,貝·布托遇刺的消息傳出之后,人民黨支持者在伊斯蘭堡、拉瓦爾品第、卡拉奇、白沙瓦和奎達等主要城市上街抗議,并制造了一些騷亂事件。
總之,隨著競選活動的白熱化,巴政黨間的矛盾與沖突將在所難免。貝·布托遇刺事件無疑將使巴未來政局進一步復雜化。如何控制這一復雜局勢將是穆沙拉夫及看守政府面臨的極大挑戰。
(新華網伊斯蘭堡12月28日電 記者李敬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