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21日報道,在整個日本對外投資大幅增長的同時,日本對華投資在2006年卻比上年明顯減少,這一增一減究竟出于什么原因?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馮昭奎在《中國日報》上發表文章,分析其中存在的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的復雜原因,全文如下:
(1)在政治方面,雖然自安倍首相于去年10月訪華、溫家寶總理于今年4月訪日以來,中日政治關系趨向改善,兩國領導人達成了建立“戰略互惠關系”的共識,但不能低估過去幾年中日政治關系乃至國民相互感情遭到破壞和損傷的程度之深,危害之大,至今兩國政治關系依然“脆弱”,為使兩國關系和國民之間的相互感情真正得到修復,尚需做出很大努力,可謂任重道遠。
日本對華投資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近幾年來中日“政冷”的后遺癥所致,對于經濟界來說,由于多年“政冷”使日本企業感到“心寒”,日本政府有關部門和某些學者、媒體夸大中國投資的政治風險,有些人則鼓吹應采取所謂“中國+1”的分散風險策略,就是將一部分直接投資轉移到越南、印度等基本上不存在“政治關系風險”的國家或地區去。盡管中國的一些專家一再強調“中國是最安全的投資地點”,不贊同“在華投資有風險”的說法,但日本經濟界對于兩國領導人建立“戰略互惠關系”的積極表態,仍然感到心里沒底,認為還有待落實到行動上來,他們并注意到兩國之間的一些主要爭執并未解決,甚至擔心中日政治關系不定在什么時候又會變壞。
(2)在經濟方面,日本經濟界有些人士認為,在主要制造業領域的對華直接投資已接近飽和,這也是日本制造業對華投資減少的原因之一,為此,日本企業的對華投資正在轉向金融、商業流通及其他服務行業。與此同時,中國沿海地區的勞動力等成本、費用上漲,日本企業轉向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投資對象國。至于某些高端技術或基礎性制造技術(如精密模具等)行業需要雇傭能夠長年潛心鉆研技術的技能勞動者,而中國雖然勞動力豐富,卻缺少有“長性”有敬業精神的技能勞動者,加上日本企業防止核心技術外流、保持本國制造業技術競爭力優勢的考慮,致使近年來不少日本高技術企業將一部分需要高素質、高水平的技術勞動者的生產據點“遷回”國內。
近來,日本一些經濟專家散布中國經濟存在“泡沫成份”,甚至預言中國“泡沫經濟”將在2008年奧運或2010年世博前后趨于“崩潰”。然而,中國經濟與國情同20世紀80年代后期泡沫經濟時期的日本經濟與國情有很大不同,中國經濟專家一再指出,中國經濟不至于在奧運、世博前后出現“硬著陸”甚至“崩潰”的前景,但在日本散布“中國泡沫經濟崩潰論”的經濟“專家”為數不少,其影響不容低估。有的敵視中國的評論家甚至主張日本應該故意加強那種具有“刺激泡沫”的投資活動,以便促使中國“泡沫經濟崩潰”的那一天早日到來。至于一般企業則擔心其投資會因為所謂“中國泡沫經濟崩潰”而遭到損失。
(3)在安全方面,所謂“中國軍事威脅論”在日美依然相當盛行,一些有影響的學者、媒體甚至將中國“和平崛起”歪曲為要復興“中華帝國”,謀求恢復歷史上的“版圖”,聲稱歷史上任何崛起的國家都不會不使用“和平”的名義,將中國“崛起”與中國“威脅”相提并論。在此情況下,日本方面對可能轉用于軍事的高技術進行嚴格控制,甚至懲罰向中國出售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日本企業(因為無人駕駛飛機以及其他軍用機器人正是美國軍事戰略中計劃發展的下一代武器裝備之一)。在高技術轉移方面,日本制造業不僅需要注意其政府有關部門的監視,還要吸取80年代“東芝事件”(因為向蘇聯出售可用于加工潛水艇螺旋槳的多軸數控機床而遭到美國極其嚴厲的抨擊和處罰)的沉重教訓,注意美國方面的更加嚴密的監視。這種狀況顯然在嚴重限制日本高技術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和技術轉移。
(4)在環境方面,中國盡管獲得“世界工廠”美譽,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特別是在東部沿海地區,面對工業化的進展,生態環境已經不堪重負,水資源的污染和短缺問題日趨嚴重。中國本身也在有意識地抑制那些耗能耗水多、污染環境的制造行業和企業的發展,相應地依據環境標準對外國制造業的直接投資項目進行嚴格篩選甚至禁止進入。由于在外國對華直接投資當中,日本對華投資的特點就是制造業的比重較大,因此,中國國內生態環境的限制對日本制造業對華投資的影響比較大。
盡管如此,今后日本企業的對華直接投資仍將會繼續發展,但筆者認為這種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可能會跟迄今的發展道路有所不同。今后日本企業的對華直接投資可能出現如下的新動向:
(1)中國政府推動“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將給日本的節能、環保產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從中國方面看,我們也確實急需在節能、環保領域導入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日本作為世界“節能的模范”,理應成為我國在相關領域導入外資的重點國家。加之,日本在環保方面向我國提供的資金合作,日本企業向我國購買二氧化碳氣體排放權,都可起到促進日本企業在節能、環保領域對華投資的積極作用。
(2)“民以食為天”。農業與農產品加工業理應成為擁有13億多人口的中國維護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戰略產業。在此領域積極導入日本企業的直接投資,引進日本最新的農業技術,提高中國農業的生產率(目前中國農業的生產率僅為日本的40分之1),培養中國年輕的農業經營者,既有利于改善中國國內的農產品供應,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也有利于促進中國農產品向全世界出口。例如,2006年5月日本朝日啤酒公司在山東省萊陽市投資開設第一號示范農園(占地100公頃),導入日本最新技術,實現從種苗到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的全流程系統,其目的就是向中日兩國提供高附加價值、安全、安心的農產品。這種投資模式很值得推廣。
(3)在阻止沙漠化、改造沙漠荒原方面加強中日合作。長年來日本的非政府組織人員來到中國各地,積極開展植樹造林事業。其實,改造和利用沙漠荒原也可能帶來經濟效益,也可成為日本企業進行投資的重要領域。例如種植在沙漠地帶也能夠生長的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經濟林(日本一家中小企業擁有將楊樹木材加工成高檔建筑材料的技術),利用沙漠發展太陽能發電,“復活”被沙漠化的牧場,開墾荒地種植可用于制造取代汽油的生物燃料的農作物等。
(4)在污水處理、海水淡化等技術領域導入日本的技術和資金。
(5)在西部大開發、物流系統建設、鐵路建設(比占地多、污染大的高速公路更適合我國國情)等方面更多地導入日本的資金與技術。
建設綠色亞洲,維護東亞地區的生態環境,關系到中日兩國共同利益。因此,相信日本企業在上述領域的投資活動會得到兩國政府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