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國已初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但專家表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健全,體系尚不完善: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比較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處在探索階段;生活困難需要救助的城鄉貧困人口社會救助的范圍比較?。桓@鐣媾R著繁重的改革任務;全社會慈善意識還比較薄弱。
這種狀況正在得到改變。記者日前從有關部門獲悉,我國正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出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并把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列為“十一五” 期間必須完成的約束性指標,這是勞動保障事業納入國家規劃綱要的唯一的約束性指標。為此,將以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和非公經濟組織為重點,加大擴面力度,逐步將城鎮從業人員基本納入覆蓋范圍;落實國家有關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參保繳費;研究制定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保護合法權益。
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做好東部地區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試點;形成失業保險與促進就業的良性互動,強化失業人員參加求職、培訓等促進就業活動;在保障失業人員合法權益的同時,擴大失業保險覆蓋范圍。
加快推進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參保,著力解決困難企業職工及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障問題,開展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專項擴面行動,采取建立大病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辦法,重點解決農民工進城務工期間的住院醫療保障問題;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逐步建立完善工傷預防、工傷補償、工傷康復相結合的工傷保險制度。以推進農民工參保為重點,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十一五”前三年基本實現煤炭、建筑等高風險企業農民工全部參加工傷保險的目標,“十一五”期間將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包括有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基本納入覆蓋范圍。同時,逐步提高工傷保險管理服務水平,簡化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待遇給付等工作程序,為廣大參保職工包括農民工參保和享受待遇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此外,民政部提供的情況表明,我國社會救助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已有5000萬城鄉困難群眾納入到經常性社會救助范圍。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現在有2200多萬人,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各地實施這項制度起到主要支撐作用。全國農村五保對象有570多萬人,現在納入到五保供養的有320多萬人。此外,全國有700多萬農村人口納入到低保制度,還有1204萬人納入到經常性的定期、定量救助制度等。
城鄉特殊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開展時間不長,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困難群眾受益。民政部門與教育、司法、建設等部門合作,開展了教育、醫療、住房和北方地區供暖等多方面的專項救助。
不久前,民政部還和44家慈善組織共同發布了130個慈善項目,計劃投入資金28億元。這些項目涉及扶老、助殘、救孤、濟困、救災、助學、助醫等領域。
來自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福彩2006年為國家籌集福彩公益金171億多元,其中50%已上繳國家財政。福彩公益金主要用于補充社會保障基金的不足,其余則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用于社會福利和社會公益事業。
(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 記者雷敏、邱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