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在完全透明的招標中勝出的。”8月下旬,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親自出席授標儀式,宣布中國葛洲壩[-1.66% 資金 研報]集團和阿根廷當地企業組成的聯合公司在激烈競爭中勝出,成功獲得阿根廷一項總價41億美元的大型水電站承包合同。該項目位于阿根廷南部圣克魯斯省,施工期5年,設計裝機總量1740兆瓦,建成后將大大改善阿根廷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
葛洲壩集團在阿根廷競標成功,是中國工程建設企業積極參與拉美基礎建設的最新一例。此前,中國水電[-2.43% 資金 研報]集團已經在厄瓜多爾承建了總價20億美元的科卡科多辛克雷水電站。
科卡科多辛克雷水電站是厄瓜多爾最大的外資建設項目,設計裝機總量1500兆瓦。項目建成后6至8年內,將使厄全國水力發電的比例從目前的44%提升到95%左右,從而極大改善該國的能源緊張局面。厄總統科雷亞在考察該項目時表示:“中國水電在厄瓜多爾的工作,已經成為厄瓜多爾國家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將奠定厄中進一步合作的基礎。”
中國和委內瑞拉自2001年建立“共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以來,雙邊經濟合作日益加深。截至2012底,中國企業在委累計簽訂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業務合同額324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61億美元。委內瑞拉已經成為中國在拉美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場。
今年8月下旬,委內瑞拉比西亞火電站開始并網發電,這項由中工國際[-0.58% 資金 研報]承建的大型能源項目合同金額達10億多美元。電站投產發電當天,委總統馬杜羅在出席慶祝儀式時表示:“比西亞火電站首臺機組成功投產,將使許多城市和居民區的電力供應都能得到保障”。
最近10年來,得益于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漲,以石油、礦石、糧食出口為主的拉美國家都取得了較快的經濟增長。這些國家紛紛上馬了一批鐵路、港口、電信、能源等基礎建設項目,這為中國對外工程承包業務提供了一個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中國工程建設企業積極推行“走出去”戰略,抓住機遇承攬了一批大型項目,如電站、鐵路、碼頭和電信網絡等。2012年,中國在拉美地區工程承包業務發展勢頭迅猛,全年完成營業額113.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2.9%。拉美已經持續成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中國企業進入拉美承攬大型基礎建設工程,帶動資金、技術“走出去”,緩解了不少拉美國家基礎設施落后、投資和建設能力不足的問題。從阿根廷、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等國總統的表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國家對中國企業參與當地基礎建設充滿期待。可以說,中國工程建設企業進入拉美,既實現了企業贏利,也讓拉美國家受益。
中國公司在員工本土化方面也積累成功經驗。中國水電的科卡科多辛克雷項目聘用當地員工4000余人,其中包括部門經理、技術副總監等中高級管理人員。中國水電通過各類培訓有效提高當地員工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促進當地員工的職業成長,獲得了當地員工和社會的認同,也有力地保證了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本報布宜諾斯艾利斯10月27日電)
豪爾赫·卡斯特羅(阿根廷戰略計劃研究所所長):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到拉美尋求新發展,既能實現中國企業自身的贏利,也能幫助拉美改善基礎設施,是雙方共贏的舉措。
拉美國家普遍存在基礎設施落后問題。在巴西,道路和碼頭等基礎設施不足,嚴重影響國內運輸和出口能力,交通落后也使巴西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資源整合非常困難。阿根廷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阿根廷和巴西作為南共市核心國家,貿易往來頻繁,但交通和電信等基礎設施不足使南共市的經濟整合受到制約。拉美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單純依靠拉美國家自身能力無法得到滿足,因為這些國家大多面臨資金、技術和施工能力不足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資本[2.05%]的流入和中國企業的參與,幫助拉美國家緩解了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問題,對促進區域和各國內部的經濟整合非常重要。
過去十幾年里,中國經濟的發展使全球初級產品出口國獲利巨大,拉美是中國發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美歐等發達國家經濟發展趨緩、進口收縮,是中國市場幫助拉美許多國家渡過難關。今后,中國更有可能通過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實現與其他國家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