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瑪格早上醒來時,發現自己的兒子得了感冒。一天要工作11個小時的她,除了用毛毯將孩子裹好、出門上班之外,別無選擇。
“我不能離開我的縫紉機,”瑪格這樣說道,“如果我沒有工作,我們就都得餓死。”
最終,瑪格五歲的兒子由于病情惡化,得不到妥善治療,過早地夭折了。傷心過度的她開始質疑自己不遠萬里,從玻利維亞來到巴西打工的初衷。
瑪格的故事并非個例。過去十年間,受全球化影響,新興經濟體國家紛紛嶄露頭角。而新一輪的國際分工,讓這些國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制造業的興起使得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大幅增長。以巴西為例,近年來,許多來自拉丁美洲貧窮國家的人,迫于生計,紛紛偷渡到巴西打工。這一現象的層出不窮,也給當地帶來了許多的社會問題。由于巴西政府目前還不具備解決這些問題的財力與經驗,面對這些受到“致富夢”吸引、蜂擁而至的打工者們,就更顯得手足無措了。
根據巴西一家機構的調查,從2000年至今,巴西境內取得法定身份的移民人數翻了一番。與之相比,非法移民的增速顯得頗為驚人,據估計已達40萬之眾。非法移民由于不具有國家承認的身份證明,不得不選擇鋌而走險,去“血汗工廠”打黑工。但去這些地方工作,大多得不到任何保障,工資按天結算,沒有任何福利,工人流動性大,超時工作更是家常便飯。
在巴西圣保羅,記者隨當地勞工部門調查員一起走訪了附近的幾個“血汗工廠”。調查員告訴記者,這些“血汗工廠”一般都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的貧民區,數量在20到30家左右,且都從事同種工作,為同一家公司趕制衣服。盡管這些大公司都宣稱從未雇傭過非法移民,但調查結果通常卻并非如此。近年來,由于當地執法部門加大了檢查力度,許多大型的“血汗工廠”由于雇傭非法移民而被關停。受此影響,眾多工廠紛紛轉戰地下,改成了小型的家庭作坊式,大多由玻利維亞移民經營,為檢查執法增加了許多難度。
考慮到移民人數之眾,巴西政府近年來對移民政策也作出了相應調整。由過去簡單粗暴的“一旦抓住,立即遣返”改為了有選擇性地向部分移民發放工作簽證。然而,政府此舉并未收到效果。許多非法移民仍視政府為大敵。他們中的許多人認為,巴西政府所做的,就是不顧一切地阻撓他們在這里活下去,因此他們寧可受到欺負壓榨,也絕對不會向政府尋求援助。
“能掙點錢,總比一無所有強。”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移民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