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十點,中國銀行緊急辟謠稱,中行從未發生資金違約事件,6月20日按時完成全部對外支付。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銀行當天下午資金違約,交易時間延半小時給各家找資金,但是一直沒找到,市場資金缺口達千億規模。
銀行“錢荒”,讓昨日的金融市場傳聞四起,多家銀行被卷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6月20日的數據顯示,隔夜Shibor暴漲578.40個基點,升至13.4440%,這種狀況為十年來所罕見。
對于銀行的資金饑渴,央行態度明顯,貨幣政策持續中立,20日,又地量發行3個月期20億元的央票,表明央行繼續堅持“不放松”的信號。
貨幣寬松預期落空
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是銀行間拆借資金的主要市場,從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資金的價格水平。Shibor利率大幅上升,顯示銀行對資金的需求和資金價格上升,不少銀行交易員對外四處尋找資金,以維持銀行自身的現金頭寸。
5月中旬以來,貨幣市場利率出現快速上揚的趨勢,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和Shibor均快速上揚,市場甚至打破了月末結束后緊張格局會告一段落的思維定勢,進入6月份以來,資金面緊張格局進一步加強。
盡管各方一直在期待央行有所作為,卻只等來了昨日的Shibor飆升。
東方證券分析指出,央行罕見的“不出錢”表明對影子銀行的懲罰性態度。貨幣市場利率上漲自6月6日至今已經兩周,但貨幣當局的公開市場操作絲毫未有松動,近兩周凈投放量都不超過1000億元。“央行堅定不出錢的姿態反映的是對影子銀行的懲罰性態度,對中國金融需求中最不合理的部分即地方政府融資需求的外在約束正在進一步強化。”
另有傳言稱,昨日晚間央行已投放4000億貨幣。但是至記者截稿,該消息還未得到央行相關方面的證實。
多方面原因促漲
對于近兩周來Shibor飆升的原因,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1至4月時外匯占款比較多,每個月將近4000億,個別銀行習慣了當時資金相對寬裕的狀態。現在外匯占款一個月只有幾百億,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面明顯沒有像之前那么寬松。”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國際熱錢的持續流出可能是資金面緊張的原因之一。進入第二季度以后,外匯存款和外匯貸款都增長乏力。并不排除部分季節性因素的短期影響,包括準備金繳款、財政繳款和個別銀行在同業拆借市場上的可能違約等。
此外,5月表內信貸增量低于預期,繼銀監會4月發布了8號文監管非標債權投資的銀行理財業務之后,銀監會又在5月下發135號文,加強對票據業務的監管。經濟復蘇不夠強勁,實體經濟需求偏弱。而銀行依舊受到監管的杠桿比率的限制,尤其是中小銀行的貸存比依舊較為緊張。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的貸款投放意愿和實體經濟的貸款需求可能有一定的斷層,并存在一定的惜貸現象。
然而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看來,Shibor飆升最主要的原因是流動性恐慌的過度反應。“市場上不一定是真正的‘錢荒’,而是因為銀行處于恐慌狀態。銀行開始惜貸,銀行都不外貸,錢就一下子蒸發了,因此會出現飆升的情況。此外,美聯儲議息會議的精神加劇了熱錢流出的擔憂,這導致整個銀行間市場資金收緊。”
孫立堅還認為,為了達到合格的存貸比,有些金融機構高息攬儲,這也造成了資金流動性的緊張。
短期沖高不必大調結構
“短期的沖高可能維持不了多久。所有這些因素的影響到了6月底基本上會消失,7月份的情況會慢慢正常起來。”連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對于部分銀行來講,要很好地調整自己資產負債的結構,在經營思路上也要調整,對銀行間市場的投資行為以及資金頭寸的安排要更加穩健。”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國政府網消息,6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要求引導信貸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把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住、發揮好,合理保持貨幣總量。
這樣看來,近期持續升溫的貨幣政策松動預期極有可能會落空。孫立堅表示:“讓市場自己來解決問題的結果就是出現了現在利率飆升的問題。銀行現在的做法導致了利率上升的結果,銀行都開始抽回資金。利率飆升釋放資金從緊的信號,這也是對實體經濟非常大的沖擊。”
“這是一個短期的問題,不用做大的結構調整。”孫立堅認為,首要是需改變市場的恐慌預期,“利率水平應該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降低可以再緩緩,存準率降低的話剛好印證了市場的恐慌預期,效果并不怎么好。現在的市場在賭貨幣政策從緊,所以央行可以給出一個貨幣寬松預期的引導,利率下降同時也可以和國際上的超低利率保持平衡,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