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紐約6月20日電(記者 劉凡 蔣寒露)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19日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勾勒出退出時間表后,包括美國股市在內的全球資本市場遭遇重創。
今年以來美股一路高歌猛進,顯得與經濟基本面有些脫節,受到不少人質疑。此番恐慌式殺跌后,投資者最關心的是,造就了牛市行情的量化寬松政策真的“功成身退”后,美股牛市行情是否將終結?
美股現恐慌式下跌
伯南克19日表示,從去年秋季以來,影響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的風險已經下降,在失業率仍處在高位和通脹壓力可控的背景下,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將維持一段時間。如果美國經濟持續改善,美聯儲可能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逐漸減少資產購買規模,并將在明年年中結束QE3。
伯南克的退出論調在全球資本市場引發恐慌。紐約三大股指19日最后一個小時交易時段呈直線式下滑。20日,全球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價格跌聲一片。
截至20日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于14758.32點,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2.34%,為2011年11月以來最大跌幅;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收于1588.19點,跌2.50%,也為2011年11月以來最大跌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2.28%,收于3364.63點。三大股指目前已跌至近一個半月的低點。
與此同時,衡量投資者恐慌情緒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指數當天飆升23.14%,今年以來首次升至20以上。
“隨著全球資產遭到拋售,很多投資者將選擇離場觀望,觀察美聯儲下一步會干什么,”紐約證券交易所資深交易員、詹姆斯·科菲證券公司常務董事格雷戈里·基廷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美股短期將承壓
自2009年3月創下12年的低點以來,美股牛市持續時間長達四年多之久,美聯儲推出的幾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一個主要推動力。而今年以來,美股漲勢如虹,迭創新高,早已讓不少人士擔心,一旦美聯儲政策開始轉向或市場預期其轉向,美股將出現劇烈調整。
實際上,自伯南克一個月前在國會作證時放出美聯儲可能開始削減資產購買規模的信號以來,全球股市普遍出現調整,美股也開始盤整徘徊。
基廷預計,受美聯儲政策影響,加之夏季股市行情往往偏弱,美股短期可能走低,除非經濟數據樂觀到讓投資者重拾信心。
美國FTN金融公司經濟分析師李玫告訴新華社記者,“根據目前的勞動力參與率和就業增長,預計美聯儲很可能在今年9月份開始減少債券購買規模。但隨著就業市場好轉,更多人參與到勞動力市場,美國失業率下降可能會越來越慢,2014年年中失業率降至7%基本合理,QE3大概會在明年6月份結束。”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保羅·瓦赫特爾告訴新華社記者,量化寬松政策發揮了作用,但這種政策不能一直持續下去,因為它會增加金融市場過熱的可能性,使得大宗商品、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的概率加大。而美聯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量化寬松政策會逐漸減弱。
牛市未必就此終結
盡管美股出現劇烈調整,但不少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美國經濟持續復蘇態勢,公司盈利水平增強,當前股市下跌只是短期的技術性修正,而并非牛市的終結。
與目前新興市場經濟增速預期下降不同,美聯儲官員此次貨幣政策例會上調了2014年美國經濟增長及就業市場預期。
“目前美國股市的下跌并不意味著熊市的開始,”基廷表示,從長期看,美聯儲退出意味著美國經濟增速加快并且能夠自我維持,而不需要刺激政策,這是一個積極信號。
瓦赫特爾也表示,“伯南克只是給出了一個清晰的退出計劃,這符合預期。市場的反應顯得有些過度,短期的下跌不會改變美國整體經濟持續改善狀況。”
貝萊德投資集團基金經理里克·里德也持同樣觀點,“我們相信市場對美國利率上升的短期風險反應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