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雪
近日,俄羅斯完成了自蘇聯解體以來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條從俄羅斯腹地直達遠東太平洋港口的輸油管道竣工,幫助其開拓全球增長最快的能源市場。
按照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提供的數據,普京總統治下完工的“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線(ESPO)工程可與西伯利亞鐵路比肩,ESPO總長度超過4000公里,耗資超過250億美元,建設時間長達7年。普京透過視頻連線參與了在哈巴羅夫斯克舉行的ESPO工程啟用剪彩儀式,普京說:“我們將能有效率地耕耘全球成長最快的亞太市場?!?/p>
ESPO工程的竣工,將過去只能靠火車輸油的西伯利亞東部貝加爾湖以西油田與中俄邊界附近的重要太平洋港口科濟米諾連為一體。
科濟米諾港雖然是俄羅斯通往日韓的快速出入口,但俄羅斯油管巨頭Transneft總裁托卡列夫在ESPO工程啟用典禮上表示,新輸油管道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國市場?!翱茲字Z原油有35%將供應美國市場,約30%會輸往日本,28%會輸往中國,其余會運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韓國”。
托卡列夫表示,俄羅斯2012年通過科濟米諾碼頭出口了1560-1600萬噸石油,2013年出口量預計將達到2100萬噸,2014年可以達到2400-2500萬噸,預計2015年可以達到3000萬噸。根據聯合石油數據庫近日提供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每日生產約1050萬桶石油,超過石油輸出國組織中每日原油產量達972萬桶的沙特阿拉伯。
據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提供的消息,目前中國也是ESPO輸油管線系統最主要的用戶之一。根據2009年中俄雙邊政府間協議,俄羅斯在“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線上建立了“斯科沃羅季諾—漠河”支線,并自2011年1月1日起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原油。目前中國進口原油中,半數以上來自中東和北非。
雖然從歷史上看俄羅斯主要向歐洲提供能源,但是現在情況正在改變。ESPO可讓俄羅斯加強對歐洲和亞太國家原油市場的影響力,隨時調整對亞太或歐洲的出口量,當局甚至希望西伯利亞石油成為新的全球油價基準指標,這對長期仰賴俄羅斯供油的歐盟而言不啻為一大警訊。
盡管石油出口商還是將根據盈利指標來決定要優先向東還是向西供油,但2013年第一季度的輸油計劃顯示,俄羅斯將減供歐洲石油,尤以波羅的海Ust-Luga港的減幅最大,供油量將減少20%。
“現在歐洲消費國面臨著真正的威脅,ESPO的路線對于俄羅斯的石油巨頭們太有吸引力了,最近ESPO輸送的俄羅斯原油相對迪拜的石油價格存在每桶4.77美元的價格差。”俄羅斯能源獨立研究機構RusEnergy合伙人兼油氣分析師Mikhail Krutikhin表示,“俄羅斯將不會大幅度提升原油產量,但通過ESPO向東運輸的石油卻在增加,這意味著運往歐洲的原油將相應收縮。為了避免即將來臨的短缺,例如波蘭等歐洲買家已經開始擔憂,并試圖同俄羅斯的石油巨頭們,如盧克石油和俄羅斯石油公司簽訂長期合同?!?/p>
不過,ESPO項目并不一定能夠一帆風順地幫助普京控制全球原油供應鏈。關于它本身的巨額投資以及運作中存在的腐敗問題,一直是俄羅斯國內的焦點問題。
俄羅斯民間知名律師Alexei Navalny長期攻擊ESPO項目是“投資無底洞”,他指責ESPO項目中至少存在40億美元的公款盜用行為。
Mikhail Krutikhin分析道,“托卡列夫在幾年前曾經承認ESPO的成本約為每噸130美元,但是俄羅斯政府提供了一項稅收優惠,欲將成本控制在55美元?,F在這個優惠早已被通脹抵消,成本起碼達到每噸67美元,這意味著運作成本都很難收回。至于如何償還高額的建設費用,Transneft宣稱可以從其他輸油管道的運營上得到補償,但其實這并不容易。反正Transneft是一個國企,俄羅斯政府在ESPO的花費上基本會閉著眼睛讓它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