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高盛、摩根士丹利轉型 華爾街的終結
[ 2008-09-23 16:30 ]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22日報道,為了防范華爾街危機波及到兩大重要金融機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1日晚間采取了一項非同一般的措施,批準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團從投行轉型為傳統的銀行控股公司。

這樣,長久以來人們所熟知的華爾街──一群從事證券買賣、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同時比從事儲蓄和貸款業務的傳統銀行受到更少監管的獨立經紀公司──將告終結。華爾街上聲望最高的兩大金融機構將處于國家銀行監管機構的嚴密監督之下,它們需要滿足新的資本要求、接受額外的監管,盈利水平也將遠不及從前。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主要競爭對手──美林、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和貝爾斯登──都已經并入規模更大的銀行或是尋求了破產保護。

成為銀行控股公司將有助于兩家公司組織自己的資產,它們也會在被收購、合并、或是收購擁有已保險存款的中小型公司中處于更有利地位。

短期看來,與聯邦監管機構達成的協議將可能會顯著放緩摩根士丹利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型銀行美聯銀行(Wachovia Corp.)的并購談判。摩根士丹利還與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就數十億美元的籌資事宜進行了深入的談判。目前不清楚是否仍需要這樣的注資。

在過渡時期,美聯儲將增加給兩家公司經紀自營業務的貸款;同時Fed還將提高給美林的信貸額度。此舉實際上標志著幾十年來人們所熟知的華爾街的終結,并使貝爾斯登幾近崩潰之后幾個月中監管機構警告要實施的交換條件正式確定下來。為了能利用Fed的緊急貸款機制,這些公司必須接受更多的監管。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向銀行控股公司轉型對財政部長保爾森來說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過去幾周里,他一直竭力想保住金融機構的現有結構。如今,幾乎所有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的母公司都將處于美聯儲的監管之下。21日晚間的形勢發展還進一步加速了美聯儲上升為全權監管機構的過程。美聯儲現在幾乎對美國所有的金融公司都擁有更直接的管轄權。

如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不再只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而是將面臨無數家聯邦監管機構更為嚴格的監管。美聯儲將監管母公司,美國財政部金融局(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將負責國家銀行特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很可能會扮演更大的角色,因為公司們預計將尋求更多聯邦支持的存款。

近幾天美聯儲官員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投行模式在這些市場上無法發揮作用。投行依靠短期貨幣市場為自己提供資金,不過通過這種方式借貸變得日益困難,尤其是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之后。作為銀行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將獲準開展儲戶存款業務,這可能是一種更為穩定的資金來源。

上周末,政府官員與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高管進行了一系列磋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呆在華盛頓,在國會山召開會議,商討政府收購數千億美元問題資產的計劃;與此同時,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蓋納(Timothy Geithner)和前摩根士丹利高管、現任美聯儲理事沃爾什(Kevin Warsh)在紐約研究與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協議問題。

隨著這兩家公司的股票近幾天來持續下挫,政府官員對其財務狀況更為警惕。一位參與了談判的人士說,雷曼兄弟上周申請破產,美林同意把自己賣給美國銀行,這些對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來說都是當頭棒喝。一位參與了會談的人士說,這兩家銀行考慮成為銀行控股公司的想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過最近幾周變得更為迫切。

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麥晉桁(John Mack)與美聯銀行進行了嚴肅的談判。后者的新任首席執行官斯蒂爾(Robert Steel)最近辭去財政部的一個高級職位,入主這家大型地區銀行。

與其他投行相比,高盛更好地渡過了信貸危機,摩根士丹利次之。但是高盛依賴短期融資的業務模式卻受到了攻擊。一些股東擔心摩根士丹利借錢進行大規模投資的策略總有一天會失誤,這樣該行要想獲得優惠的貸款條件就難上加難了。有些問題還會促使大型對沖基金等該公司的客戶將其資產轉移到其他銀行,包括更大的商業銀行。

對很多分析師和投資者來說,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仍過多地依靠借款,而沒有撥備更多的現金用于防范從商業抵押貸款到海外股票等各類投資的風險。

瑞士銀行(UBS)經紀行業分析師紹爾(Glenn Schorr)說,它們曾經命懸一線,有些東西必須改變。他說,只有當它們的業務模式風險沒那么大的時候,它們才可能以獨立公司的身份幸存下來。

很多商業銀行也在高風險抵押貸款上栽了大跟頭,包括花旗集團、瑞士銀行和美聯銀行。它們得以存活下來的原因在于其龐大的規模和可靠的日常資金來源,也就是銀行存款。

高盛對與大型商業銀行合并持謹慎態度。在上周二的電話會議上,當該公司首席財務長維尼爾(David Viniar)被問及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并不非常認可這個想法的吸引力。他說,重要的不是業務模式,而是績效。

最基本的問題是,在一個不再容忍華爾街過度依賴杠桿的世界,如何保持利潤增長。據瑞銀的數據,美林的杠桿率從2003年的15倍飆升至去年的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率攀升至33倍,高盛也達到28倍。杠桿率是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與資產之比。

在市場繁榮時,借來的錢會幫助公司實現創紀錄的收益。投資者極少表示擔憂。現在,杠桿丑陋的背面顯現出來了,大規模的沖銷將投資者對華爾街風險管理機制的信心破壞殆盡。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一直采取措施減少杠桿,但市場上的許多資產價格都節節下跌,因此減少杠桿并不容易。很多有問題的房地產資產就很難找到買家。

相比之下,美國銀行和美聯銀行截止第二季度的杠桿率為11倍,不到四大投行平均水平的一半。它們的利潤上限不如華爾街投行那么高,但虧的時候也不會像后者那樣一敗涂地。如果一家銀行的貸款損失了10億美元,它可能有兩倍于投行的資本來吸收損失。

商業銀行的優勢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們可利用消費者的存款來為自己的大部分業務提供資金。由于有聯邦存款保險擔保,即使在市場動蕩之時,零散儲戶通常也不會將存款提取出來。就連因抵押貸款損失而飽受打擊的華盛頓互助銀行今年迄今的存款水平也基本沒有變化。

然而,最基本的銀行業務并非包治華爾街問題的萬靈藥。商業銀行也有杠桿規模很大、與銀行存款沒有太大關系的證券部門。花旗集團這類所謂的“金融超市”這些年來的業績也很一般。

杜克大學金融學教授哈維(Campbell Harvey)說,投行與商業銀行合并并沒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信蓮)


 

相關新聞
   今日選萃
 
| 關于中國日報網站 | 關于環球在線 | 發布廣告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工作機會 |
版權保護:本網站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站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站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