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次貸攪局全球經濟走向衰退?
[ 2008-04-02 09:49 ]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3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64.5,創下2003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對素有“消費大國”之稱的美國來說,該指數的下降意味著經濟增長的放緩,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仍是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級按揭貸款(以下簡稱次貸)危機。

進入2008年,次貸危機并沒有收住腳步,而是余波不斷,一些重大金融機構紛紛落馬,如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也命喪其中。同時,風波的深度和廣度都有所加強。美國經濟已經衰退了嗎?次貸危機會演變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嗎?中國能獨善其身嗎?

本期嘉賓:

任志剛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周春生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孫立堅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談儒勇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教授

于立婷 齊魯證券研究所高級分析師

1、美國會重現經濟大蕭條嗎

美國經濟低迷的性質是什么?持續時間有多長?會不會出現像當年日本金融危機那樣的長時間低迷?為什么

正方

周春生:目前,不單是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實體經濟也已受到了不良影響。

美國3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這對美國未來經濟的增長顯然有負面影響。

我認為,目前美國經濟有可能進入衰退,不過還談不上經濟危機那么嚴重,還不至于發生1929年-1933年那樣嚴重的經濟大蕭條。

孫立堅:危機的結束時間超越人們的一般想象,但是否會發展到美國上世紀2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破壞性局面,現在還很難判斷。根據美國政府以往的危機處理能力,此次危機也許和IT泡沫、“9·11”事件一樣,美國在2到3年就能走出危機的陰影。

美國經濟的衰退還是以消費的疲軟為特征,從而影響到投資熱情。但美國經濟的支撐是來自于它高效率的技術創新能力,來自于它不可攀比的資本市場的發展,來自于它精湛的商品營銷能力。

所以,這場金融危機的沖擊,是否能破壞到美國經濟的動力源,造成像日本經濟的10年陣痛歲月,現在還很難判斷。不過,我們也可以作出樂觀判斷:美利堅民族已經習慣了風暴,知道克服風暴的最好辦法是勇敢向前。

談儒勇:在全球經濟與金融聯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各國及國際金融機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有協調與合作的強烈意愿,而且存在協調與合作的平臺。因此,可以謹慎樂觀地認為,美國的危機不會像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金融危機那樣持續較長時間。

反方

任志剛:在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各個金融環節中回避風險及減低杠桿的情緒,會繼續對市場的走勢產生決定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美國銀行的業務對整體經濟或個別行業形勢逆轉的反應更為敏感,例如,個人環節方面的信用卡和汽車貸款,以及工商環節方面的杠桿式收購貸款等,都曾經進行證券化及信貸提升的安排。希望這些類別的資產不會出現如次貸市場般的問題。

于立婷:從目前狀況分析,美國信貸市場問題仍無法得到實質性解決,實體經濟正常融資需求將進一步受損。在2008年之后,美國經濟將進入衰退期。逐步復蘇要等新政府上臺之后,出臺更多的減稅以及擴大財政支出的計劃。

2、次貸危機何時結束

有觀點認為,次貸危機結束還將需要2―3年的時間。對此,您有何見解?危機的底部在哪里,預計什么時候危機將結束

正方

任志剛:美國的次貸危機演變至今,已經成為一幕信貸危機,并有可能引發經濟衰退。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已超越了次貸的范圍。而有關的危機也需要時間解決。

周春生:目前來看,次貸危機的影響,比早些時候大家的普遍預測要嚴重,而且在短期內,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還不會結束。一些問題已經暴露,有些問題正在逐漸暴露(如信用卡領域的問題)。說危機會馬上結束還為時過早。

次貸危機已經到了最嚴峻的時候,底部在什么地方也不好說。

次貸危機和美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增長,以及當時經濟、金融環境下持續的信貸擴張,尤其是對于信用等級較低的客戶,大量發放按揭貸款有很大關系。而美國的金融創新、金融衍生品,對于將風險向其他投資機構、其他金融市場的擴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以至于房地產市場一個領域的問題――對整個美國經濟和社會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因此波及到全球經濟。

于立婷:本次次貸危機影響面范圍之廣較為罕見。而次貸利率的重置進一步使違約率和壞賬率提高,會造成更多的損失。目前,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市場信貸危機將進一步擴散,化解信貸市場危機是政府解決問題的當務之急。

3月18日,美聯儲降息75個基點到2.25%,這已經是2004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其后Fed仍有繼續降息的可能,但是單純通過降息無法從根本上緩解目前的信貸危機。由次貸危機引發的信貸危機將比人們預期持續更長的時間。

反方

孫立堅:次貸危機何時結束,將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首先,目前美國政府和其他經合組織成員國共同救市是否能改變市場信心,緩解中介機構的償付能力,從而抑制由于信心喪失而造成的恐慌性“惜貸”行為。

其次,美國經濟是否很快能找到新的增長點,也是擺脫次貸危機的關鍵。IT泡沫后,美國有過債券泡沫,后來跟著又形成了房地產泡沫,一個個泡沫瓦解確實在某種意義上提升了美國人的信心,推動了美國經濟的增長。如果現在也能鼓起新的泡沫,那么就完全有可能在更短時間內走出上一個泡沫的陰影。

再次,美國的經濟伙伴的發展勢頭能否幫助美國的經濟恢復,可能也會起到不小的作用。雖然美國經濟的拉動主要靠國內旺盛的消費,但是,由于美國龐大的負債結構和美元大幅貶值,再依靠消費可能代價很大。所以,一改以前的發展形態,也是完全在情理之中。這就取決于周邊市場是否能夠給美國提供一個很好的銷售、生產和資本運作的環境。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光靠美國自己的恢復需要的時間就會更長。

談儒勇:危機何時結束,關鍵要看美聯儲和美國政府的救助措施是否有力與到位。另外,重要金融機構的自救能力也決定著危機持續時間的長短。

從目前跡象看,美國的次貸危機與經濟衰退似乎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境地,即次貸危機引發經濟衰退,而經濟衰退使次貸危機的影響遲遲得不到消除。對于危機結束時間,樂觀的看法是年底美國就有可能走出最困難時期,那時美元將會走強,美元利率將會提升,引致國際上的熱錢回流至美國,使美國的金融市場與房地產市場回暖,但這對于其他經濟體市場未必是好事。

3、次貸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來自全球金融市場的心理影響是否已經轉換為對中國經濟的實質性影響,如果沒有,那么今后會轉化為實質性影響嗎?為什么

正方

孫立堅:A股市場確實有美國次貸危機所帶的負面心理影響。但是,更多還是有它自身的因素。

談儒勇:中國股市的漲跌有自身的規律。與美國的次貸危機無必然聯系,在時間上也不相匹配。我們的股市調整不是次貸危機惹的禍,或不能僅從危機那里找原因。

反方

周春生:次貸危機對中國的直接影響確實不大。

不過,美國次貸危機已經對中國經濟產生比較大的間接影響,有些影響甚至介于直接和間接之間。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次貸危機造成美國經濟的放緩,首當其沖會影響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這個影響還不至于從根本上動搖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但已經不可忽視。

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對歐洲、美洲等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影響,也會波及中國。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受到美國影響后,他們的進口需求和產品出口也會隨之調整,這也影響了中國的對外貿易關系。所以從出口角度來說,我認為,美國次貸已經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

第二,因為次貸危機,美聯儲不斷降低利率,美元不斷走軟,對人民幣匯率已經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了中國的匯率政策。其次,美元走軟還影響了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的價格,比如原油,鐵礦石等,都出現了大幅度提高。所以,一定程度上也向其他國家包括中國輸出了通貨膨脹。我們目前面臨的這輪通脹壓力,和美國次貸危機多少有些關系。

第三,心理層面的影響,全球金融市場不穩定,最終波及到中國。中國股指的下跌,既有心理層面的因素,也有美國次貸對中國經濟增長引發的擔憂,對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引發的一些擔憂。

于立婷:從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分析,目前A股股指的重挫已經不僅僅簡單稱之為來自全球金融市場的“心理影響”了,而且國際市場的波動已經實質性影響到中國證券市場運行格局。從實證結果來看,上證指數、道瓊斯指數、恒生指數三者近兩年來的走勢表現出明顯的趨同性;上證綜合指數與恒生指數的相關系數達到0.76,上證綜合指數與提前1天的道瓊斯指數時間序列的相關系數達到0.65,呈現顯著正相關;并且恒生指數、道瓊斯指數引導上證指數存在比較顯著的格蘭杰因果關系。

次貸危機影響國內證券市場傳導途徑和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國際資本流動渠道――金融溢出效應。第二,貿易溢出效應。第三,通過中國的銀行等有境外擔保債務憑證(CDO)投資的金融機構進行傳導。第四,“凈傳染”效應,即通過對市場投資心理和行為的影響進行傳導。

4、誰是世界經濟新引擎

有學者指出,一場經濟危機已由美國悄然波及到全球。美國經濟的衰退是否會造成全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大衰退,經濟危機真的來了嗎

正方

任志剛: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系,當其經濟遇上困難時,其他經濟體系,特別是其貿易伙伴,或多或少都可能會透過貿易渠道、金融渠道或其他渠道而受到影響,亞洲市場亦難以獨善其身。例如,部分新興經濟體系一直依賴全球金融機構在工業國市場融資,而目前發達國家市場正受信貸緊縮之苦,要忙于應付次貸危機,新興經濟體系的融資環境可能漸轉萎縮,其整體經濟及金融市場亦很難免疫。比較幸運的是,有關影響并未給香港的貨幣金融和銀行業帶來結構性的問題。

周春生:美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主要經濟體是公認的。首先,美國經濟會對全球的貿易平衡產生影響;其次,美國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會導致全球外匯市場的不穩定,可能會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穩定。但認為將導致全球經濟出現衰退,我覺得結論有點過于強烈。

我認為,次貸危機還不至于導致中國經濟衰退,但可能會延緩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其他國家(比如俄羅斯等)受影響是肯定的,但還不至于出現衰退。

談儒勇:美國的衰退不可避免會對全球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但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由于經濟周期不同步等方面的原因,仍能維持比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實力在不斷上升,有可能抵消一部分負面影響。因此,全球經濟受美國的拖累恐怕不會像一些人所估計的那么嚴重。

反方

孫立堅:經濟危機是在不自不覺中悄然形成。至少現在的事態并不樂觀。當前,次級債相關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價格破壞已經波及到所有美國資產的持有者、甚至包括其他大部分的固定收益證券類資產,同時通過全球泛濫的“套息交易”又把次貸風波放大了好多倍,因此,它已經席卷到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到美國的主要貿易伙伴,進而影響到世界經濟的健康運行。

次貸危機是一場金融危機,流動性危機。如果流動性注入進去,市場信心重新恢復,那危機就會比較快地結束。但就怕市場沒有信心,有錢也不去償債,造成無論政府投入多少流動性都沒法解決市場缺錢的狀況。

一旦全世界的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美國資產將會被全部拋開,美國作為世界金融市場支柱的地位將土崩瓦解,全球需要尋找新的支柱。

于立婷:全球經濟增速在創下近30年的新高后,2007年起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開始放緩。我認為,2008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會出現顯著下降,但是從中長期看,2008年是全球經濟進行重新調整的關鍵一年,以美國消費者為全球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的時代將結束,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將繼續保持較強的增長速度。

今后,受次貸危機的影響,在美國國內整體消費需求明顯放緩的情況下,經濟增長將更多依賴出口,而房價下降的負財富效應以及負債消費模式的不可持續性意味著美國消費疲軟將持續較長一個時期。消費和進口需求的下降,以及弱勢美元促進出口,將進一步使美國經常項逆差顯著下降。

盡管2008年全球經濟放緩的趨勢難以避免,但與發達經濟體增長放緩相比,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仍會較快,特別是中國、印度、俄羅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明顯提高。

5、2008,美元貶值無爭議

美聯儲還有什么“法寶”可用?美元還將繼續貶值嗎

任志剛:美聯儲已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對美國正在下滑的經濟會帶來一定支持,亦對債券市場有一定紓緩作用。美國政府亦正在運用財政與金融政策,雙管齊下,希望避免經濟出現衰退,但政策的成效仍然存在很多未知數,相信仍需要一段時間觀察事情的發展。

周春生:為了挽救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防止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美聯儲確實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包括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降息等待。其中,降息是為了穩定投資,特別是穩定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

目前,美聯儲的措施取得了一點效果,但遠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由于單靠美聯儲政策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現在有人提出利用公共基金,利用財政手段,通過貨幣政策和金融政策相配套,幫助美國經濟走出難關。

當前,一方面美聯儲需要提供更多流動性,創造寬松的金融環境,另一方面,還需要通過一系列手段,這些手段除了經濟部門提供,還包括輿論、政府的各種政策、維護消費者信心。

目前,美元已經出現了對世界主要貨幣的大幅度貶值。依據目前美國經濟形勢和金融政策判斷,美元貶值的過程可能還沒有結束。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美國經濟不斷下滑,導致美元的吸引力、對美元的信任程度會下降;第二,美國的利率政策,不斷降低利率,也降低了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元和美元資產的心理。

但是什么時候是底,這種預測非常困難。美元可能還有進一步對主要貨幣貶值的空間,這個過程可能沒有完全結束。但我也認為,貶值速度可能放緩,因為已經出現了大幅度貶值。

孫立堅:美元下滑有多方面的因素:第一,美國經濟發展的失衡結構(外債累累)形成了美元下滑的長期趨勢;第二,“套息交易”在次貸風波中被逼大量平倉,也是導致短期內美元貶值、日元增值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三,美國資本市場受到次貸影響的價格震蕩,影響了投資者的收益率,從而無法補償匯率風險,也是造成國際資本離場的一個不可忽視的要因;第四,初級產品和能源產品的世界價格也在影響美元的走勢。

所以,只有當美國市場恢復了平靜,保持了以往充足的流動性,美元資產的需求還會源源不斷地上升。于是,那個時點就可能到了美元的底部。但目前美元貶值的底部還沒有出現,而且美元會以上下震蕩的形式來不斷更新美元的底部價值。

談儒勇:美元貶值與美國經濟形勢以及美聯儲的利率政策息息相關。一旦美國經濟重新走強,美元就會一改往昔的頹勢,成為強勢貨幣。

由于美國政府與美聯儲的干預以拯救實體經濟為導向,不斷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導致美元的供給增加,美元相對于其他貨幣發生貶值。等到這種行動終止的時候,我們就有可能看到美元的底部出現。

于立婷:2008年最沒有爭議的就是美元將繼續貶值。美國是全球原料及商品的最大消費國,美元貶值的間接結果就是美國消費價格的上揚。近來核心CPI也出現連續幾個月上升并逐步偏離警戒區間,如果考慮通脹的回升態勢,停止降息應該是直接有效的措施,但是,當次貸危機演變為信貸危機的時候,停止降息將使2008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可能性繼續增大,美國已經處于經濟衰退和通脹壓力兩難選擇,為了平衡選擇,美元貶值趨勢或將在今年第三季度之后出現改變。

(來源:《國際金融報》)


 

   今日選萃
 
| 關于中國日報網站 | 關于環球在線 | 發布廣告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工作機會 |
版權保護:本網站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站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站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