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前同事當自由職業者已經有3年時間了,最近每見他一次,他總有驚喜給我。
他本來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一根筋”形容他最為合適——凡是與他志趣不投的人,他都以冷臉相對;對羅大佑一知半解的人,是他眼中的怪物。這樣的人,作為同事會讓人有壓迫感,因為他永遠無法理解你為了工作而暫時委曲求全自己的做法;在他的“糞土論”中,我們所有的世俗之輩,無非就是在追求那些蠅營狗茍的東西,身邊有了偉岸的對照物,總會讓人不爽。
專欄作家連岳就說過,“文藝青年都帶著一股酸味行走在世間”,原來的他,就是這樣子的——但是,他現在變了。
3年前,他自感無法適應工作環境,辭職了。沒有固定的同事,沒有固定的工作,出門就買點生活必需品。3年幾乎禁錮的生活,洗刷了他的價值觀,他甚至開始懷念那些“破”人和“破”事,兩點一線的生活,造就了他今天異常簡單的處事原則——快樂就好。他現在是我們聚會的最佳候補隊員,永遠available。當大家在猛烈抨擊老板同事的時候,他總是心平氣和地聽著,沒脾氣,甚至,沒想法。
3個月前,他在MSN上跟我說,“我感覺自己得了憂郁癥”。我說我一點不意外,從自私的角度來說,你這個憂郁癥對我們這些朋友來說,真好。誰都不希望自己的朋友是個劍拔弩張的憤青,而如果你學不會放棄一些事情,情緒就總是會被破壞掉,壞的脾氣也就像瘟疫一樣在朋友間蔓延。
身邊想早點歸隱的大有人在,大凡在別人眼里事業有成的人大多有這個想法。我一個女性朋友,已是當地一個職能部門的大領導。每次她都會問我,最近上海什么商場在搞打折啊,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推薦啊。我說你怎么總是那么閑啊,她的回答是:“女人到我這個程度,已經沒有什么動力了。”不過,百無聊賴的生活,倒給了我們這些朋友白吃白喝的機會——她總是會主動組織一些朋友聚會,而買單,則約定俗成好像是她的專利。于是在我們眼里,她也成了一個“美麗”人物。
朋友圈里永遠都歡迎這類熱情組織聚會、踴躍買單的人,我們不在乎他們是不是也會在曲終人散的時候,有那么一點點的憂郁的感覺。至少這種病,對身邊的朋友,沒有什么傷害。
前一陣單位搞拓展訓練,來到了浙江安徽交界的一個景點。一群被工作搞得筋疲力盡的男男女女,看到這個其實可以說是窮山惡水的地方,居然也有人動了早點退休搬來此地避世的想法。有一個公司的負責人,更是每次見面都大嘆生活得沒勁,只想躲在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小島上寫寫賣不出去的小說。
這個世界永遠都會給人們留有缺憾,每天拼殺的人,沒有時間得憂郁癥,但他們活得不開心;而生活沒有了動力和激情,被憂郁纏身的人,更談不上開心地生活了。學會在該放棄的時候主動選擇放棄,是一種境界。不然到你被迫放棄的時候,那離憂郁也就真的不遠了。
(來源:FT中文網
特約撰稿人:桃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