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黑幫崛起的契機
在蘇聯時代,由于國家擠掉了社會空間,黑幫始終無法大規模存在,但其土壤一直并未消亡。
1980年,莫斯科舉辦奧運會,一場由此被激發起來的健身運動席卷蘇聯全國。一時間,許多年輕人聚集在體育場館鍛煉身體。這批人、連同從“古拉格”中走出來的人,日后成了俄羅斯黑幫的中堅力量。
在莫斯科周邊的許多地區,健身潮中涌現出來的運動團體,趕上的是勃列日涅夫統治末期、以及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接力當政的時代。因統治當局的變動而帶來的社會變化,成了他們和“古拉格”勢力結合并發展的重要契機。
戈爾巴喬夫上臺后,蘇聯迎來了體制和思想上共同放松的新時代,廣泛興起的商品經濟成為黑幫崛起的經濟前提。許多市場里都出現了收保護費的黑幫,他們的核心成員就是“古拉格”分子,此外還包括健身潮中的積極分子,以及普通的無業游民和流氓分子。
那個時代,是政府力量逐漸削弱、并未適應經濟市場化和政治自由化新條件的時代。在市場上,甚至出現了商人們寧愿向黑幫交保護費,也不愿交國家稅費的現象。許多商人反映,黑幫處理問題遠比警察和法庭更加公平、高效;而在國家尚未建立起相關機構的情況下,黑幫已率先掌握并開展了“商業仲裁”相關業務。
當然,與世界各國一樣,與黑幫密切相關的大規模毆斗、暗殺等嚴重違法現象,也隨著政治當局的逐漸弱勢而慢慢顯現。
俄羅斯黑幫中也慢慢出現了各個幫派,它們往往按照地域分成高加索派、斯拉夫派、中亞派等等。在其下則會具體分出格魯吉亞派、阿塞拜疆派、哈薩克斯坦派等等。當然,更細化的則可具體到人物頭上,各個大佬有各自的幫派,如在莫斯科影響極大的“太陽幫”、“巨象幫”等。大佬們都有自己在黑幫中專門使用的外號,比如烏索揚的“哈桑老爹”。而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各自幫派的“戒律匪徒”。
1988年,蘇聯內務部第一次在報告中界定“蘇聯社會中有組織性犯罪團體的存在”,也是從那時起,內務部出現了“有組織犯罪處”。當然,政府對黑幫的打擊絕非一朝一夕之事,俄羅斯的黑幫到今天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