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運動員莎倫·戴維斯身著鯊魚皮泳衣
勞德教授認為,鯊魚皮泳衣的構造其實并不能達到提高游泳速度的效果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7月25日報道,哈佛大學教授日前對于曾經(jīng)風靡一時的鯊魚皮泳衣提出了質(zhì)疑,稱這種仿生泳衣雖然模仿了鯊魚皮膚的構造,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運動員在水中移動的速度。
鯊魚皮泳衣是由澳大利亞著名泳衣制造商Speedo設計出品的一款高科技仿生學泳衣。這款泳衣使用了超伸展聚氨酯纖維材料,表面質(zhì)地模仿鯊魚皮膚的“砂紙”構造,已達到引導水流、減小阻力的作用。
據(jù)測算,穿著鯊魚皮泳衣時,人在水中前進遇到的阻力將減少3%左右,這對于分秒間就能決出勝負的游泳比賽來說顯然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對于這種被媒體吹噓得神乎其神的泳衣,哈佛大學的魚類學教授喬治·勞德卻不以為然。
根據(jù)勞德教授的研究,鯊魚的皮膚表面卻是存在著凹凸不平的褶皺和齒狀凸起物,而這一構造也確實有助于減少水流帶來的阻力,但它運作的方式卻遠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簡單。
“如果我們對鯊魚的游動姿態(tài)進行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鯊魚在水中前進時主要是依靠頭部、背鰭和胸鰭來穩(wěn)定方向,而通過尾鰭的不斷擺動來提速。因此我認為鯊魚頭部和上半身皮膚表面的凸起物主要是用來引導水流通過、減少水流阻力的,而其尾部皮膚的凸起物則能夠起到增強推動力的作用。”勞德教授說。
在他發(fā)表在《哈佛校報》上的這篇文章中,勞德教授還指出,與人類的剛性結構皮膚不同,鯊魚的皮膚有著很強的韌性,因此能夠很好地利用砂紙狀的表面構造來平衡遇到的水流阻力。人類如果想要進一步研究其原理,就應該對于移動中的鯊魚進行細致地觀察和研究。
勞德教授總結道:“目前我們所認識的鯊魚皮泳衣其實并非是通過模擬鯊魚皮膚構造來提高穿著者在水中的移動速度的。實際上,由于鯊魚皮泳衣特殊的材質(zhì)能夠緊貼皮膚,因此增加了人體體表靜脈回流的速度,使得穿著者即使在肌肉疲憊時也很容易保持某個姿勢,因此讓人產(chǎn)生了提速的錯覺。”
1999年10月,國際泳聯(lián)正式允許運動員穿著鯊魚皮泳衣參賽。2004年悉尼奧運會,伊恩·索普穿著鯊魚皮泳衣一舉奪得3枚金牌,使得鯊魚皮泳衣名震詠嘆。然而,許多專家認為這種“鯊魚皮泳衣”的高科技應用違背了比賽不借助外力的本質(zhì)。于是,國際泳聯(lián)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中不得不在2009年7月底作出了決定,宣布于2010年5月以后全面禁止運動員穿著高科技泳衣參賽,并且所有運動員都必須穿著膝蓋以上長度的紡織材料泳衣。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信蓮?編輯: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