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所謂“種”豬肉就是在一個培養皿里把豬的干細胞培養成肉片。科學家認為這項環保技術有一天可以成為牲畜飼養的一種輔助手段,幫助減輕世界的饑餓問題。據美國媒體1月15日報道,自2006年以來荷蘭的科學家就開始在實驗室里“種”豬肉,這項技術被認為對人類健康、地球環境構成巨大的潛在影響,但也引發了一些爭議。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并不知道這種肉究竟是何味道,因為他們沒有一個人嘗過。
***荷蘭技術領先
雖然荷蘭科學家所種的豬肉質感和口感還不完美,但與美、日及歐洲其它地區的科學家相比,其“種”肉技術還是世界最領先的。
他們的做法是:首先把干細胞從豬的肌肉細胞里分離出來,然后把這些細胞浸泡在一個裝滿營養液的器皿里,通過細胞的不斷復制培養出豬肉。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只成功地培養出約1厘米長的豬肉。而要造一個小豬排的話,估計要耗費一個月的時間。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也資助了類似的研究,希望宇航員以后在太空里面也能自己“種”肉。但是結果很令人失望,他們只培養出一些很薄的豬肉細胞組織,所以NASA只好打消這個念頭,決定只讓宇航員吃蔬菜。
***未來漢堡也能當保健品?
有科學家認為這項技術在人體保健領域也會大有作為。比如魚的干細胞可以用來制作健康的歐米加3脂肪酸,科學家則可以把這種脂肪酸加入到實驗室所培養的豬肉里,并去掉會對血管造成堵塞的脂肪。
“你甚至可以設計一個不會引起心臟病,而是相反的能防止心臟病發作的漢堡,”科學家馬西尼說。
荷蘭科學家波斯特表示,他們現在培養出來的豬肉可以用來做香腸或者漢堡。而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蛋白質含量問題:家禽肉類的蛋白質可達99%,但是實驗室里的豬肉只含80%,其余主要是水和核酸。
目前還沒有一個研究人員吃過實驗室里“種”出來的肉,但是波斯特說低蛋白質含量意味著這種肉的味道和真正豬肉相比差別很大。
***也有反對聲音
有些專家警告實驗室生產出來的肉可能會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的威脅。
“任何一種新的技術,總可能帶來一些微妙的沖擊,是需要被監控的,”英國一個著名的有機食品組織政策規劃部的負責人埃瑪表示。
就像轉基因食品一樣,埃瑪認為證明一個新技術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對環境是巨大利好
如果這項技術被證實可行,專家說把全球農場里的牲畜都改為在實驗室里培養,這對環境將是個巨大的貢獻。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食品生產對環境影響的漢娜表示,把所有肉產品轉為實驗室生產,從理論上可以降低95%的溫室氣體排放,對土地和水資源的使用也會降低95%。
(來源:中國日報網 蔡東海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