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美國研究人員2月14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人類細胞中線粒體的DNA突變幫助我們的祖先適應了較寒冷的氣候,但是這種基因突變同時也和現代人類易患肥胖、心臟病和糖尿病等疾病有關。
芝加哥大學人類基因學教授安娜?迪?里恩佐和其同事共采集了82個與能量新陳代謝有關的基因樣本,來觀察它們是否與氣候變化有關。結果,他們發現氣候與基因選擇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如果雙方不能適應,將導致人體內基因組紊亂,一些新陳代謝類綜合征就會隨之而來。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期刊上。里恩佐寫道:“地球億萬年的氣候變化決定了人類基因變體的分布可能與一些普通的新陳代謝紊亂病癥有關。”研究人員希望能夠進一步了解,曾經為人類抵抗寒冷做出貢獻的基因,能否在治療新陳代謝類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
***變異基因的歷史功績
長期以來,人類學家都認為,皮膚顏色的差別反映了早期人類是從非洲赤道附近遷徙到寒冷地區的,例如,淺顏色的皮膚更容易從陽光中吸收維他命D。里恩佐在接受電話采訪時也表示:“有很多特征、形體或皮膚顏色,可以證明是與環境變化息息相關的。”
早期人類移居到較為寒冷的地帶后,DNA的突變使得他們的身體在極其寒冷中可以產生更大熱量,這增加了他們生存下來的幾率。
細胞能量有兩個功用:一是產生熱量以便保持我們的體溫;二是合成ATP(三磷酸腺苷),這種能量形式可以產生和修復細胞和組織,并且使我們能夠從事運動、思考、寫作等活動。線粒體的DNA是“發電廠”的藍圖,它決定將我們食物中多少比例的卡路里分配給身體,以便產生從事相應工作所需的熱量。
在熱帶和亞熱帶的非洲氣候下,把食物的卡路里更多地分給ATP促使其工作,而少產生熱量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因為這樣能使個體在炎熱的環境中跑得更久、更快并且使身體狀況保持得更好。但是在歐洲大陸和西伯利亞,這樣的分配就會使更多的人死于寒冷天氣。
***導致疾病的罪魁禍首
同時,里恩佐說:“我們吃得更多,運動量也比祖先小了,這些變化在過去讓我們能更好地對抗寒冷天氣,但如今卻使我們深受多種新陳代謝類疾病之苦。”她表示,研究將揭示為什么基因變體會在某些人群內十分普遍,并讓人們了解一些疾病的進化過程。
另外,當冷熱由科技調控而不是依靠新陳代謝的時候,肥胖癥和與年齡有關的退化性疾病就變得多發。這其中一個環節是細胞中氧基的制造。它們是線粒體燃燒食物時產生的有毒的副產品,會殺死細胞。大量的細胞死亡后,人體各種器官的功能就會衰退,容易產生與衰老有關的病癥。氧基的多少決定了個體的衰老速度和對諸如糖尿病、記憶喪失、聽力和視力喪失、心血管病等老年病癥的抵抗力。如果個體所攝入的卡路里都被用來產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那么就不會剩下什么來產生氧基。如果攝入了多余的卡路里,它們就會積累成脂肪。(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