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科學家日前對一批老鼠進行了基因改造,并成功培育了世界上第一批患有人類瘋病的轉基因老鼠。但這種做法也再次引發了道德倫理方面的爭議。
據《星期日泰晤士報》7月29日報道,研究者向一批老鼠卵細胞中植入了一種“瘋病基因”,這種基因與人類身上一種高致病率的突變基因相似,據說最早是在蘇格蘭一個有精神病史的家族中發現法的。這些經過改造的卵子經過人工受精后形成了可成活的胚胎。而當這批小老鼠降生,它們的大腦出現出了與人類精神病人類似的活動,時而抑郁消沉,時而緊張好動、活躍過度。
領導這項研究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神經病學學者喜田孝俊(Takatoshi
Hikida,音譯)。他表示:“這種基因變異老鼠為進一步了解精神類疾病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比如精神分裂癥或神經錯亂等。”
據統計,全球精神病患者約占總人口的1%,一般成長到10歲至20歲以后開始發病,其明顯癥狀是經常出現幻覺,思考判斷能力低下。迄今開發的各種各樣的藥物,幾乎都有副作用。研究人員認為培育出具有精神病人癥狀的實驗鼠,將有助于通過大量動物實驗,查明精神病發病原理,從而開發出能根治這種病癥的新藥物或開發基因療法。
2002年,法國研究人員通過抽取老鼠多肽穩定蛋白的方法制造出了一批行為奇怪的老鼠,它們特別好動、焦慮、不合群,雌性老鼠還失去母性。2003年,日本新瀉大學那波宏之教授通過給實驗鼠大量注入促使神經生長的“EGF”蛋白,也培育出了具有精神病人癥狀的病鼠,它們患上了不愿與其它正常老鼠交往的自閉癥。
不過,這種培育“瘋老鼠”的做法也招來動物權利保護人士的強烈批評。他們認為,這種研究是一種道德敗壞的行為,所制造的老鼠生來就注定遭受精神病的折磨,而且用嚙齒類動物來研究人類疾病在醫學上也不可靠。
(康娟)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