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上流傳的薩達姆被處決錄像。
中國日報網環(huán)球在線消息:曾幾何時,搜索被說成了google一下,如今,當人們想看網絡視頻時,或許會說YouTube一下。誕生不到兩年,這個視頻共享網站已經創(chuàng)造了太多奇跡,并拿下《時代》雜志的2006年“年度發(fā)明”,而有了新的傳播平臺的廣大網民也憑借其爆炸性增長的自創(chuàng)內容當選“年度人物”。很難說究竟誰成就了誰,當YouTube與網民空前的交流熱情走到一起,它就如《時代》所言,變成了“十億只眼的怪獸”。它強勢的闖入你的生活,不會缺席大事件,也不會放過小細節(jié)。不過,當人們?yōu)椤耙曨l媒體的民主化”狂歡的時候,盜版、隱私、色情等一連串的無法規(guī)避的網絡常見病也Youtube身上時隱時現。
***政治新勢力
據美國媒體1月9日報道,用戶名為“沃倫25斯馬什”的英國男子上周在YouTube上載了一段名為“YouTube撤離伊拉克運動”的網絡視頻。錄像中,沃倫摸著自己的貓,號召網民以“撤離伊拉克”為內容制作視頻錄像,對政府施加壓力。一周時間內,超過2.16萬人觀看了沃倫的錄像,不同年齡段、不同社會背景的網民制作了至少188段“撤離伊拉克”錄像響應沃倫的提議。沃倫在YouTube檔案上說,自己是“愛好和平的英國人,具有政治熱情,但不相信政治家”。雖然他發(fā)起的運動能否對撤軍進程產生作用還有待觀察,但這卻為普通人開辟了一條嶄新的“參政之路”。
美國的政治家們也看到了YouTube擁有的力量,并在06年的中期選舉中將它變成了自吹自擂或互相揭短的平臺,《華爾街日報》甚至稱這屆中期選舉為首屆“YouTube選舉”。印度裔青年S.R.西達斯從事的就是一種由此衍生的新型政治助選工作,跟蹤拍攝對立陣營的候選人,并抓住其某個“難堪的場面”加以利用。他的跟拍對象——弗吉尼亞州共和黨參議員候選人喬治·艾倫沒有令他失望。當艾倫用有種族歧視色彩的“獼猴”(macaca)來稱呼西達斯的錄像上網后,他的競選行情直線下跌,并以微弱劣勢輸掉了選舉。該錄像因此當選了YouTube年度十佳的第三名。
薩達姆絞刑偷拍錄像上網事件更凸現了YouTube制造政治風波的能力。去年12月30日薩達姆受刑后幾個小時,一段約兩分半鐘的用手機偷拍的“非官方”錄像便出現在YouTub上,錄像顯示了薩達姆在受刑前遭士兵辱罵,以及薩達姆的身體從活動地板上落下的場面,結尾畫面是薩達姆的尸體在絞索上搖晃。這段錄像的視覺效果與伊拉克官方公布的版本形成了鮮明對比,并引起遜尼派穆斯林的強烈憤怒和世界輿論的普遍譴責。
***名人哈哈鏡
YouTube的存在令政客名流們更加提心吊膽,時刻擔心自己不經意的言行論文網民的靶子或笑柄。美國喜劇演員邁克爾·理查茲發(fā)表種族歧視言論的錄像吸引了逾百萬人瀏覽,并當選了YouTube年度十佳的第六名。
71歲的蒙大拿州共和黨眾議員康德拉?伯恩斯是YouTube上曝光率最高的政客之一。第一次是他在聽證會上打瞌睡,第二次是他嘲諷家里的一名危地馬拉籍男傭,第三次是他警告選民說,恐怖分子無法識別,因為那些人白天開出租車,夜晚卻變成了殺手。
去年7月的八國峰會后,一段5秒鐘的錄像和一些照片開始在網上流傳,錄像顯示,布什走到默克爾的身后,揉擦默克爾的頸項和肩膀,使默克爾大吃一驚。這段錄像由俄羅斯一家電視臺拍攝,卻沒有在電視上播出,而是放到了YouTube上,結果其影響力比傳統(tǒng)媒體有過之而無不及,下載人數迅速飆升。布什的失態(tài)迅速成為一個國際笑話。不過,布什并沒有發(fā)出“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的怒吼,他再見到默克爾時笑著許諾說:“不再做背部按摩了。”這種娛樂精神還是相當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