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4月12日是俄羅斯的宇航日,45年前的這一天,前蘇聯著名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實現了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夢想。在這個俄羅斯人引以為榮的節日到來之際,作為2006中國“俄羅斯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加林首飛太空45周年圖片展在北京開幕,俄羅斯英雄宇航員阿法納希耶夫親自出席,并在記者招待會上回答了提問,他的熱情和幽默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俄羅斯英雄宇航員阿法納希耶夫出席了加加林首飛太空45周年圖片展開幕式
***首飛太空是永遠的紀念
阿法納希耶夫是俄羅斯英雄宇航員,也是該國第70位、世界上第238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此次專程來北京參加這次圖片展。
4月12日,在圖片展開幕式和記者招待會上,阿法納希耶夫非常深情地說:“對我們來說,尤里?加加林首飛太空是永遠的紀念。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東方1號’宇宙飛船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太空飛行。當時我只有12歲,我記得當宣布加加林首飛成功的消息傳出后,全國的人都發自內心的高興。”
毫無疑問,加加林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千百年來飛入太空的愿望。在人類航天歷史上,這份輝煌已經并將永遠被人們銘記,俄羅斯則將每年的4月12日定為宇航日,舉行各種活動紀念當年的偉大時刻。
***第一次進入太空最快樂
作為俄羅斯的英雄宇航員,阿法納希耶夫本人也有著值得稱道的“太空紀錄”:他進行了四次太空飛行,其中三次是作為長期考察組成員進駐當時的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還有一次是進入國際空間站。
在回答中國日報網站記者提問時,阿法納希耶夫坦言:“在多次遨游太空的經歷中,第一次進入太空是我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刻,因為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他還透露說,一般來說,宇航員在空間站工作過程中有三個時刻感覺很快樂:飛船發射升空和進入太空、飛船與空間站對接、飛船順利返回。而當在工作中出現失誤以及每次和空間站告別的時候,宇航員的心情都會比較難受。
談到自己曾三次進駐“和平”號空間站,阿法納希耶夫表示,雖然“和平”號已經墜毀,但“和平”號的科技基礎非常雄厚,上面有非常好的照相機,能夠清晰拍攝地球照片。而且,“和平”號有很好的系統,但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只有“和平”號的一部分,并不完整。
***中國宇航事業發展很快
在發言中,阿法納希耶夫還專門提到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他說:“對于中國自行完成的太空飛行我也非常高興,中國的宇航事業發展很快。”
他還幽默地說:“外國人將中國的宇航員稱為‘太空人’,這個詞很有意思。在我們俄羅斯,把乘坐俄飛船進入太空的人稱為‘宇航員’,美國則將乘坐航天飛機進入太空的人叫做‘星球人’。中國也要給宇航員起好聽的名字。”
當有記者問及中國和俄羅斯的航天合作時,阿法納希耶夫表示:“希望兩國之間進行航天方面的合作,現在也具備這樣的條件。俄羅斯豐富的太空經驗,特別是在太空飛船對接以及航天員艙外活動等方面可以供中國借鑒,幫助中國更快地解決類似問題。”
***俄羅斯年輕人對航天興趣大不如前
另外,還有記者問到現在俄羅斯年輕人對航天事業的態度,阿法納希耶夫表示:“俄羅斯年輕人對航天的興趣大不如前。加加林當年進入太空的時候,80%以上的前蘇聯小學生的理想都是長大后當宇航員,但現在30個俄羅斯小學生中,有這種志向的孩子不會超過3個。”
他說,俄羅斯的年輕一代不再把航天科技當作第一位選擇,而是大多數轉向經濟、法律等學科。不過,他相信以后數學和物理等學科還會重新成為年輕人的第一選擇。他還贊賞說:“我很欣慰地看到,中國現在很重視科學技術的學習和研究。”
阿法納希耶夫還和藹地講到了自己的孩子,他說自己的兒子是俄羅斯航天學校畢業的,不過后來沒有進入太空,而是從事其它飛機的飛行,女兒學的是經濟,但干的卻是宇航保險的工作。
***從太空望地球永遠看不厭
在記者招待會上,阿法納希耶夫還播放了自己和其他宇航員一起進入國際空間站的精彩錄像。
播放錄像過程中,阿法納希耶夫全程進行了有趣的解說。據他透露,宇航員乘坐俄羅斯的飛船進入太空之前,都會播放一首很好聽的歌,其中有句歌詞是:“身處太空的宇航員,能夠夢見家鄉的草。”
阿法納希耶夫還講述了太空生活的很多花絮,例如,他說:“沒有地球引力時,最好的感覺就是可以飛,當然也要有所控制地飛。”他還坦言:“我特別喜歡從太空中看地球,怎么看也不覺得厭煩。”
紀念加加林首飛太空45周年圖片展在北京朝陽公園金臺藝術館舉行,是由俄羅斯大使館和俄羅斯新聞中心共同舉辦的。(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