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8個億,在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的塘棲濕地,“圈”一塊200畝的地,建一個杭州國際藝術城。
昨天(7日),杭州市有關領導聽取了有關“杭州國際藝術城項目”的概念方案匯報,大部分在座的杭州市領導及市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也和記者一樣,是第一次聽到這個龐大項目的設想。
而“杭州國際藝術城”概念方案一經項目公司的介紹,當場就引來了一片爭議。當然,爭議的焦點不是“要不要搞這個項目”,而是“如何將這個項目變得更有操作性”。
討論中,與會領導們最擔憂的是:國際藝術城不要以“藝術”名義,最終卻變成一個房地產項目!
設想
打造國內首屈一指的國際創意社區
根據概念方案,杭州國際藝術城將坐落于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內,北依大運河,西臨超山,地處塘棲濕地。
項目由浙江澤達創意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國美院知名教授共同投資建設,預計投資8億,打造一座占地200畝的國際創意社區。
在昨天的介紹中,項目設計單位號稱要將項目建設成一個大型專業化、國家的藝術交流平臺、中國首席、國際頂級的藝術館群、中國國際藝術總部基地、中國首個國家化藝術休閑度假區。
杭州國際藝術城概念設計,以“人文與藝術家”、“藝術村”、“山水自然”三個要素為設計理念,力圖營造一個中國人文、藝術家的理想棲息之地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空間環境。
藝術城規劃了4大功能分區:國際名家藝術館群區(包括15個國際,名家藝術館、國際藝術展覽館、國際拍賣中心等)、國際藝術總部區(包括100位名人名家工作室、200家創意企業等)、國際藝術SOHO區(包括年輕藝術家工作室、新銳創意企業辦公室等)、國際藝術休閑街區(包括藝術廣場、藝術創意產品街等)。
項目設計方解釋,目前,國內還沒有像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那樣高度專業化、國際化的藝術創作及交流平臺,只有一些自發形成或由政府、企業投資建設及改造后出租給藝術家的藝術聚集區。
如今,隨著房租的不斷上漲,高端時尚品牌甚至餐飲住宿品牌的紛紛高價搶駐,迫使藝術家們不得不選擇離開,藝術生態逐漸變成了商業生態。
“當代藝術家無不向往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永久性場所,可以用來從事藝術創作和交流。產權式藝術館、工作室成為了藝術家夢寐以求之所。”設計方說。
邀請一批國際知名藝術家永久入駐
按照設想,杭州國際藝術城將定向邀請一批國際知名藝術家永久入駐。同時,借助國際知名藝術家的名人聚集效應,廣泛接納各類藝術家。
據介紹,中國美院院長許江,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雕塑系主任曾成鋼,中國美協秘書長劉健,中國美院國畫系教授、博導吳山明,中國美院公共藝術學院院長、教授楊奇瑞,中國美院油畫系主任、教授楊參軍等一批知名藝術家都有意向在杭州國際藝術城建立以他們命名的永久性藝術館。
藝術館群是藝術城內最具領軍作用的組團。十余座造型各異的藝術館環繞小山丘而建,藝術館的雕塑造型來自于山中的巨石,單體的設計獎委托新銳建筑師為每個藝術家量身定制。
除了藝術館群,國際藝術城的建筑類型還包括山形建筑和天井村落。 山形建筑以LOFT挑高式空間、以6到20層的高度堆疊,每戶用綠色陽臺和露臺點綴,建筑與建筑之間連綿起伏,這里主要是年輕藝術家工作室、新銳創意企業辦公室。
天井村落是具有江南地域特征的低層院落組群,和山形建筑之間相隔著自然景觀綠色,以隱喻村落和山地之間的田野。建筑形式來自于江南民居的三合院,內向型的院落和天井為藝術家的獨立空間。現代建筑匿藏與傳統村落的格局中,藝術家在村落中比鄰而居,往來自如。
隱憂
別讓藝術城最終變成一個房地產項目
按照項目公司的設想,杭州國際藝術城總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其中用于銷售的面積為20萬平方米,剩下2萬平方米用于出租和自主經營。
對此,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現場提出:“出租和自主經營的面積比例太小。”
有關負責人認為,國際藝術總部基地是項目規劃中,占地面積最大的部分,以獨立的可分割的產權形式進行低價甚至超低價出售,以吸引名人名家入駐。雖然體現了項目的創新性,有利于藝術家安居在此,但產權出售容易造成項目后續在二次招商過程中失控,如何在出售過程中,確保名人、名家的品味和檔次,如何避免項目因操作不當而演變為一個地產買賣甚至炒作項目,這其中存在著一定的不可控風險。
與會的杭州市國土部門和市規劃部門的領導也都不同程度地對該項目的用地方式表示關注:該項目需要進一步研究,用地性質和運作方式還需要進一步明晰。
杭州市副市長佟桂莉也在會上,表示了自己的擔憂:“這個項目不要最終變成一個房地產項目。”
盈利模式缺乏具有信服力的依據
在盈利模式分析時,該項目開發方介紹,在杭州國際藝術城內,要著力構建一個融“藝術創作——交流鑒賞——拍賣銷售”為一體的國家化藝術產業鏈,產業鏈一旦形成,預計每年將創造產值約40億元,創造利稅2.4億元。
對此,錢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直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于盈利模式的分析缺乏具有信服力的依據,開發區土地成本回收周期較長,存在風險。如何創新商業模式,繁榮藝術街區需要進一步探索。”
而對藝術市場操作流程很熟悉的杭州市負責文化創意產業的領導,也對該項目的“盈利模式”提出質疑:“就目前看,杭州市80%以上的拍賣公司都是虧本的,國際藝術城用什么方式來創造每年2個億的利稅?”
“從現實運營來看,完整的藝術產業鏈的打造需要有強大的藝術中介、藝術經營人才的支撐,需要成熟的市場依托,這個市場的培育沒有個十年、八年,是很難成熟運作的,如此長的周期,作為一家民營公司是否能夠承受?”
而大家的擔心在于,如果在現實中,一旦企業預期的盈利模式無法實現,企業又面臨融資壓力,在這種背景下,是否又會變成一個地產項目進行變現?
同時,對于設計方提出的國際藝術城要成為“中國首席、國際頂級”的目標也遭到質疑。有與會領導認為,目標過于大膽,難以實現,因為成為“國際頂級”,就是要成為中國乃至國際藝術的發布中心,其影響力能輻射全國乃至世界,其作品和交易能影響到中國乃至藝術品、藝術市場的走向,這點顯然是杭州國際藝術城難以企及的。
原則
想法是不錯的,但需要政府主導
在討論中,大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杭州國際藝術城項目的想法是好的,符合杭州城市發展的定位,但是,按照現有的企業操作模式,可能比較難把握。
為此,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平提出,“如果藝術城能成功打造的話,對于提升錢江開發區、余杭乃至杭州的文化軟實力,都是有好處的,而打好文化牌,也是符合杭州城市特色和發展趨勢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國際藝術城首先要明確定位,應該是一個集藝術家及其創作、生活、收藏、展示和交易為一體的中心,爭取國內一流。因為目前,杭州的創意園區也不少了,有名的比如西溪的大師樓、白馬湖的文創SOHO等,所以,藝術城要在差異化發展上動腦筋,要在如何吸引藝術大家上下工夫。如何能讓這些藝術家真正在此創作,在此展示其作品,這是需要好好研究的。”
同時,為了避免該項目出現以營利為目的短期行為,最終演變成一個房地產項目,王國平要求,這個項目要做到“三力合一”,就是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三者缺一不可。
來源:今日早報 編輯:張少虎 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