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險的時刻 讓我來——武警云南總隊迪慶支隊撲救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特大火災側記
“最危險的時刻,讓我來,當兵就該站出來;最危險的時刻,讓我來,英雄豪氣在胸懷……”在撲救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的那場特大火災中,云南總隊迪慶支隊撲火官兵用實際行動唱響了這首部隊官兵耳熟能詳的英雄贊歌。
1月11日凌晨1時27分,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突發火災。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古城內的人民群眾帶來了嚴重的災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初步統計,受災面積達4萬平方米,金龍、北門、倉房三個社區335戶、2600人受災,燒毀房屋242棟,造成經濟損失逾1億元人民幣。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火災發生后,這個支隊迅速啟動搶險救災應急機制,第一時間派出400名官兵趕赴火場實施撲救,成功轉移群眾1500余人,轉運物資200余噸,建立隔離帶6處,撲滅明火100余處,運水300余噸。
由于獨克宗古城建筑多為木質結構,房屋結構復雜、擁擠,交通不方便,消防設施落后,救援車輛無法進入,給撲救帶來很大難度。由于火勢兇猛,且風向不定,官兵們只能采取拆除房屋、建立隔離帶的方式控制火勢。
“沒想到火勢會蔓延得那么快,整個房子突然間就燒起來了,到處都是噼噼啪啪木頭燃燒的聲音,根本沒時間反應,嚇得我披著被子就跑了出來。”想起當時的情形,在四方街賣卡卓刀的藏族姑娘益西措姆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當時,大火借著風勢燃起的火焰有30多米高,我們在10多米遠的地方建立隔離帶,衣服都被烤焦了。”第一批趕到救援的一中隊下士任軍說。
在倉房社區,這個支隊將救援官兵分為按照警戒組、滅火組、疏散組和搶運組,采取“小群多路、梯次推進,劃區分段、多點布控,扼守要害、全區查防”的戰法,合理劃分戰斗小組,實施緊張撲救。凌晨4時左右,現場刮起了西北風,風力不斷加大,地形復雜、夜晚漆黑、天氣寒冷給撲火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我的陣地我負責,我的陣地看我的!”官兵們高聲呼喊著,頂著嗆鼻的濃煙一次次沖向火海,許多官兵的頭發、眉毛被烤焦,但沒有一個人退縮,他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與大火展開一次又一次的攻防拉鋸戰。
凌晨4時40分左右,火借著風勢開始向金龍社區快速蔓延。“不好,金龍社區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快,一中隊留下繼續撲火,三中隊跟我走。”擔負警戒觀察的政委尹樹林,話還沒說完就搶過作訓股長刀震虹手里的滅火器率先沖了出去。
在北門社區指揮部隊撲火救援的支隊長向明坤看到火勢走向后,立即帶領50名官兵向金龍社區快速增援,在跑步行進過程中,向明坤的鞋底被一枚釘子戳穿,鮮血浸透了他的防暴靴,但他強忍劇痛沒吭一聲,指揮部隊連續奮戰5個小時,保護中心鎮公堂和阿布老屋不受損失,受到到災區檢查指導善后工作的云南省省長李紀恒的表揚。
大火被控制后,支隊再次抽調100名官兵對中心鎮公堂、阿布老屋和紅軍長征紀念館等場所進行拉網式排查,防止余火復燃,以及不法分子渾水摸魚,避免造成文物損壞或丟失。(通訊員 王文濤、李善明 記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