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節上身著民族盛裝的彝族婦女(張藝良_攝)
趕秋場(張藝良 攝)
斗牛
8月8日,云南省尋甸縣六哨鄉的山野熱鬧非凡,這里所有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都穿上了民族盛裝,身背那遮風躲雨的長傘和備有各種食物的繡花挎包,懷著興奮的心情從不同的山寨,趕著黃牛,排著長長的隊伍來趕赴秋場,以歡度自己的節日。這是彝家人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立秋節又來臨了。
立秋節是這里的彝族同胞獨有的傳統節日,早在解放以前便流傳至今。立秋節氣預示著收獲季節的到來,所以立秋節是慶祝豐收的日子。民間有一句諺語“一年踩破秋,十年不得收”,這一天不能下地干活,彝族同胞為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糧食一年比一年豐收,日子一年比一年幸福,都要在立秋這天自發組織集體慶?;顒?。傳說很久以前彝族同胞都很崇拜牛,立秋節到了,萬物豐收,為了感謝牛神給人們帶來的五谷豐登,幸福吉祥,彝族同胞就在各自的村寨設立秋場,舉行斗牛比賽。不同村寨的彝族同胞趕著自己喂好的健壯的公牛來到秋場斗牛,哪個村寨的牛斗贏了,說明這個村吉利,這個村的人也因此而自豪。斗牛期間,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對歌表演的極好機會。
按照彝家習慣,秋場選在寬敞的草地,節日活動由七八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這天,他們比大多數的人都要早點趕到秋場,圍坐成一個圈,取出裝滿白酒的軍用水壺,互相傳遞,你一口我一嘴地喝著轉轉酒,商量著節日的內容和程序。
中午時分,立秋節正式開始。開幕式邀請與彝家相處和睦,能歌善舞的苗族青年作表演。隨著動感有力的節拍,苗家小伙子和姑娘便一個個跳進了場內,他們邊歌邊舞,吐露出一股原始的“野”味。有意思的是節目主持人的用語是帶有濃重地方音和民族味的普通話,常逗得人們笑意連連。
最精彩的節目是斗牛,當地彝家人稱它為“布葛南”,即“牛打架”,這可是立秋節的重頭戲。傳說,彝家祖先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看到牛糞中爬出的屎殼郎用頭上的角相互角逐而得到啟發,于是便在秋收前用黃牛相互決斗,增加生活的樂趣,預兆豐年。每年這一天,遠近各村各寨的人們聚集到秋場上觀看“斗牛”比賽,“斗牛”得勝的彝家人會倍感驕傲和自豪,因為預示了來年的豐收。由各個小村落各出一頭牛,在秋場輪番進行決斗,一旦有所閃躲的一方判為敗方,以這樣的方式角逐出冠軍,惹得在場的眾多觀眾歡呼聲不斷。
到了傍晚,立秋節最具特色的活動開始了。在平時交往中或唱山歌后相愛的彝家青年紛紛在秋場尋找戀人,羞羞答答的姑娘常常躲在人群之中,一旦被發現就被勇敢的小伙子以傳統“拖姑娘”方式給抓住,姑娘經過短暫的“反抗”之后,雙雙握緊彼此的手,見證著他們的愛情。
尋甸縣六哨鄉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歌舞之鄉。少數民族占全鄉總人口的36.8%,17900多漢、彝、苗等各族人民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傳承著悠久的民族文化。同時,這里也是一個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的地方,一塊擁有246平方公里紅土地,山高水遠,風光秀麗的凈土,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寫真。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記者 李映青 實習生 李婧珵)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