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布泊地區采集到的部分樓蘭玉斧,可以看出其中明顯含有一些雜質,有的還帶有石根。由于暴露于地表年長日久,以致有的玉斧表面已經斑駁、剝蝕。阿布都外力 攝
故宮博物院專家鑒定距今4000年上下,是研究“玉石之路”和新疆史前玉器的珍貴線索
隨著巴音郭楞博物館新館布展工作的有序進行,昔日深藏閨中的一些精品文物也將掀開蓋頭,讓外界一睹其尊容。
9月12日,博物館副館長牛耕在州文物局文物攝影室向記者展示了上世紀末從我國著名無人區羅布泊采集到的部分樓蘭玉斧。
然而,縈繞在我們心中的謎團是:
在羅布泊,到底是誰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打造了它?
它是如何被發現又是如何被完整地保存下來的呢?
它對于今天的世界有何意義?能否成為幫助我們解開樓蘭之謎的鑰匙?
現在,我們就隨著它的發現者一起去走近神秘的樓蘭玉斧吧。
在羅布泊徒步走了3500公里
羅布泊地表崛起的鹽殼和錯綜復雜的風蝕雅丹地貌,極其難行,越野車每小時平均只能前進二三公里,平均每兩分鐘汽車就得轉三個急彎。羅布泊地區的地貌廣達3500平方公里,是樓蘭古城的一大天然屏障。
羅布泊風沙肆虐,沙暴滾滾。19世紀初,瑞典人斯文·赫定率領一支龐大的駝隊來這兒考察, 深入不足10公里就遭風沙襲擊,百十號人幾乎全被黃沙掩埋,僅一人幸免于難。從此他宣稱:“這里不是生命所能涉足的地方。是可怕的‘死亡之海’。”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開始對羅布泊地區進行大規模的石油勘探。
在1997年到1998年之間,當時牛耕以巴州文管所(州文物局前身)文物監護員的身份配合石油測線。
“石油部門每次施工前都要通知文物部門,我們派人跟著進去,搞文物監護,尤其是配合石油測線,必須要走在推土機的前面。如果測線經過文物點,就要通知他們改線,如果發現裸露在地表的文物,就采集回來,這就是我們配合石油部門施工的文物監護工作。”
羅布泊的風很邪乎,滿天的黃土,一二米外就看不見人,2米多的沙丘,眼看著一個多小時就不在原地了。滾滾的黃沙前面沒有路,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往前走。
按石油方面的要求,牛耕和隊友從早晨10點出發,一直走到晚上7點,每天平均前進15公里,很短時間,汗水就浸透全身。衣服濕透了,晚上到了目的地再換另一套,二三套衣服就這樣倒著穿,最后,衣服已經堅硬如盔甲。
在羅布泊,水是極其珍貴的東西,別說洗衣服,就是洗臉、刷牙都絕對不可能。
在羅布泊,僅僅這幾年,僅僅是文物監護,牛耕已經走了3500公里,這個距離相當于從烏魯木齊走到北京……
采集到41件樓蘭玉斧
“搞文物監護可不能偷懶。”牛耕說,“我坐在拉裝備的沙漠車上走也行,可是那樣發現不了什么。”
1997年10月,在距離樓蘭故城西北7.5公里的一處雅丹下,一塊5公分左右的深綠色石頭引起了牛耕的注意,“剛開始以為是個石器,由于天色已比較晚了,便帶回帳逢,就著發黃的燈光,仔細看了半天,原來是玉斧!”
“當時那興奮的心情,到今天我也沒有忘記,真得是太興奮了——誰能想到,這埋藏了幾千年的東西,竟讓我給發現了!”談起當時的情景,牛耕仍難抑制住自己的激動。
新疆文物考古所曾于上世紀80年代進行了數次樓蘭調查,發現了不少遺物、遺跡,也采集到一批玉斧和磨制石器,但數量不多。而最為集中的就是1997年到1998年間,牛耕在羅布泊地區的采集發現。
“這是迄今為止在樓蘭地區乃至新疆采集玉斧數量最多的一次。在以樓蘭為中心方圓30公里范圍內,在地面采集到石器、陶器、銅器、鐵器、木器、錢幣、飾件等文物1500余件,以石葉和石核石器為最多,其中僅玉斧就有41件。”提起當年的考古發現的成果,牛耕顯得特別興奮。
從采集地散布的遺跡、遺物來看,這里是樓蘭人較為集中的活動區域。有的玉斧孤零零地落在河岸邊的樹下,有的與其他遺物混跡于一起,靜悄悄地躺在雅丹上,或者洼地里。可能是他們隨身攜帶著,或打獵、或砍樵,不小心遺失于此的。
牛耕說,根據國際考古學界的慣例,考古遺跡大多數是以第一次發現的典型遺跡的地名命名,所以我們稱之為樓蘭玉斧。
41件玉斧在茫茫戈壁上不啻滄海一粟,發現它當然要靠一定的運氣,但是運氣卻實實在在地只青睞有心人。
玉斧距今4000年上下
2002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楊伯達先生在對從羅布泊采集到的樓蘭玉斧鑒定后,認為:迄今所見新疆史前玉器均采自于樓蘭故城遺址,為無孔玉斧。而從其采集地點及其玉質觀察,均為昆侖山東端及阿爾金山河流或戈壁灘下的子料。采集時已不能看出其層位關系,僅從器形判斷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之物,大約距今4000年上下,說明此地原始人群已從河灘或戈壁灘上尋找到堅韌耐用的玉材以制造斧頭用于生產,尚不具備裝飾或祭祀的功能。
記者在州文物局文物攝影室看到,這些玉斧體型都比較小,正面有長楔形、鈍三角形、梯形等形狀。玉斧的表面光滑,磨制精細,頂部略糙,并且大多含有一些雜質,有的還帶有石根或其他瑕疵。這些玉斧雖然色有深淺、質有粗細、大小有差、質地有別,刃口卻很鋒利。
由于暴露于地表年長日久,以致有的玉斧表面已經斑駁、剝蝕,“但這些現象并沒有改變其昆侖玉的本質,從玉的質地上看,絕大多數是一般的青白玉、青玉,白玉質地的僅一件。”牛耕說。
就這種現象,國內一些研究者認為:一是白玉自古就比較稀少、珍貴;二是樓蘭人從山里采了玉料,可能揀選出色澤和質地優秀的好料,首先與中原來的人做交易,以物易物,然后將剩余的小料琢磨成器,供自己使用;三是成材的美玉可能作為貢品輸入到中原王朝去了。
《漢書·西域傳》里有鄯善國(本名樓蘭)出玉的記載,說明生活在庫魯克山之南、阿爾金山北麓的樓蘭人,至少在2000多年以前,就有了識玉的經驗。據原巴州文管所所長何德修教授推測,樓蘭人在制作石器的過程中,偶然發現玉料比其它石頭要硬,用此料制成的器物經久耐用,于是從無意識的發現,成為有意識的選用。他們用玉料磨制成帶刃的工具或兵器(如玉斧、玉箭鏃等),從而提高了勞動效率,或更具殺傷力。
玉斧是復合型實用工具
“因為過去所見到的玉斧比較少,我們剛開始以為它是一種禮器,就像中原商周時期形成的崇玉制度一樣,把玉器作為國君、貴族們權力和地位的象征,給玉賦予了神秘的思想色彩。他們的玉斧已不再是實用工具,而演繹成一種震懾鬼神的威儀之器,因此,我們最初也將樓蘭玉斧當作部落頭領或族長用以表明身份和權利的象征物。”牛耕對記者說。
何德修說,但通過對所采集標本的仔細觀察分析,樓蘭人并非我們主觀想象的那樣。樓蘭人在物質生活水平極為低下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產生高水平的思想文化的,也還沒有形成尚玉的思想觀念,玉器的制作水平也就不可能提高。他們崇尚的是玉的堅硬和實用,而不是玉的審美價值,于是就有較多的玉斧出現,正因為樓蘭人沒有對玉石美的追求,也沒有產生相應的玉雕工藝,所以他們的玉斧才如此簡樸無華,連最簡單的裝飾線條都沒有。
“再從玉斧的實際情況看:有的有再度琢磨的痕跡、有的刃部有崩掉的豁口、有的磨損得十分嚴重,大多數的斧背都留有明顯敲擊的痕跡,顯然它們從來就不是用來把玩的。”何德修教授表示,可以肯定,樓蘭玉斧是一種復合型實用工具,可能是鑲嵌或綁扎在木柄上,作為砍斫器使用的。有的或者當作鑿子使用過,尤其是那種長條形的小形斧。
“這些玉斧的發現證明了史籍記載樓蘭產玉的事實,填補了羅布泊地區玉器考古資料的空白,是研究‘玉石之路’和新疆史前玉器的珍貴線索。”巴州文化局副局長巴岱說。
來源: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記者 毛衛華 通訊員 郭城 龔李義)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