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屯市驅車西行,經過無垠的戈壁,記者來到與哈薩克斯坦一河之隔的邊境團場農十師一八五團。
這個1962年“伊塔”事件后組建的團場格外靜謐,人不多,車也不多,干凈清爽。
退休干部劉玉生的家在團部,紅頂白墻的幾間平房,還有個幾分地大的院子,院子里種有各種果樹和蔬菜。1964 年從濟南軍區轉業來疆的劉玉生腰板挺直,聲音洪亮,言談舉止里透著軍人氣質。他在團武裝部工作了多年,邊境值勤管理、與邊防站溝通,是他的主要工作。1995 年,劉玉生退休了,可仍然關心著邊境上的事,隔三差五要去走一走,與邊防站官兵、民兵哨所溝通情況;還經常去抗洪紀念碑、團史紀念館給游客和團場年輕人講團場的歷史。
“生活在這里,心里必須裝著守邊的責任。”劉玉生對記者說,“團部距離邊境線不過幾十米,我每天都要去那里看一看。”
一八五團有11個農業連隊,呈“一”字形自北向南沿阿拉克別克界河分布。沿界河向北,遠遠望去,桑德克哨所的紅旗顯得格外鮮艷,高聳的瞭望塔十分威嚴。桑德克哨所的主人馬軍武正在邊界巡邏。他告訴記者,哨所就是他的家。他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將國旗升起,然后查看界河的水情,沿邊境一線巡邏。近年,上級給桑德克哨所安裝了監測設備,馬軍武只需盯好監視器即可,但大多數時間,他還是在邊境線上巡邏。他說,自己走走看看才放心。
在二連臨界河的一塊地里,職工王志明正指揮著卡車拉運甜菜。他說,甜菜是14號收的,如果再不交給糖廠,下雪就麻煩了。這位1997年來到兵團的山東漢子,打從到團場的那一天起就喜歡上了這里,落了戶成了兵團職工,如今已在團部買了樓房。
“這里雖然偏僻,作物結構單一,掙的錢也不多,但是我們在這里是為了祖國守邊,我從來沒有后悔過?!蓖踔久鞲嬖V記者,在地里干活時,他會習慣性地不時抬眼看看對方的塔哨。有時碰到陌生人,一定會問問對方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有什么情況會在第一時間向上級匯報。2008年,哈薩克斯坦邊界發生森林大火,是王志明在第一時間發現的,向上級報告后,在對方的要求下,邊防官兵、連隊民兵齊上陣,及時控制了火勢。
一八五團一連素有“西北第一連”之稱,在這個連隊的東面,一片連綿的沙漠中聳立著一座高大險峻的山。
奇妙的是,在半山腰處生長著兩叢翠綠的爬地松,彼此相隔約5 米,遠遠看去就像人的兩只眼睛,守望著祖國的邊疆,當地人稱之為“眼睛山”。
我們頓悟——山上的“眼睛”,兵團職工的眼睛,都一樣是美麗的守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