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人類活化石”的羅布人,其文化起源、分布乃至信仰問題,長期以來是一個謎,為揭開謎底,新疆正加緊對羅布人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
22日,新疆首屆羅布人文化學術研討會在羅布人的故鄉新疆尉犁縣舉行。來自全國的200多位民族文化研究學者齊聚一堂,研討羅布人文化發展與歷史沿革等問題,進而推動對羅布人文化的保護傳承工作。
在樓蘭王國消失后,一部分樓蘭人一直固守舊俗,與羅布泊水域生死相依地聯系了十幾個世紀之久,后來他們被稱為羅布人。1898年,最后一位羅布人酋長去世后,羅布人陸續融入近代社會,并逐漸失去了在先民發軔之地的生活記憶。
目前,在新疆尉犁縣生活著為數不多的羅布人,他們成為羅布地區人文環境演化過程的主角和見證者。
據尉犁縣委副書記蘇來曼·玉色因介紹,因羅布人長期生活在封閉的社會環境中,與外界隔絕,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飲食、服飾、建筑、婚喪嫁娶等生活生產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藝術價值,被稱為“人類活化石”。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郎櫻建議,以搶救為主,合理利用為原則,從民族志和人類學的角度,采用科學的建檔方法,對羅布人文化的起源、分布、語言、信仰等展開深入調查;對現存的少數羅布人進行口述歷史收集;申請建立國家級羅布文化保護區。
專家們認為,羅布人的歷史作為維吾爾族分支之一,是華夏歷史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關于羅布人文化的探討是對維吾爾族系的深入研究,在促進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同時,對增強華夏文明及中華文化的認同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討會已向全國征集到68篇學術論文,涉及樓蘭考古、羅布人飲食、風俗、語言文化等多個領域。
新疆尉犁縣又名“羅布淖爾”,源于“羅布泊”而得名,地處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東北緣,歷史文化悠久,是古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渠犁國所在地,因營盤古墓、興地巖畫、太陽墓遺址、孔雀河烽群等絲路文化古跡遍布境內,被史學界稱為“第二座樓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