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洲電子董事長袁明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三網融合的沖擊,面對電信企業的積極布局,廣電運營商需轉換思維,進行企業化運作,把自己當成企業。在全業務的時代,廣電需要能夠和廣電共命運的龍頭企業,這樣才能共同面對、攜手共進,才能贏得三網融合下帶給廣電的巨大發展機遇。廣電不應該害怕廠商做大、做強,有了強大的企業合作伙伴,才能更好地促進廣電的發展。
袁明說,在三網融合競爭格局下,廣電是被動應戰,是“弱勢群體”。現在IT行業日新月異,競爭已經不分你我,原來廣電能做的事情電信不能做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廣電很多人總是嘗試著自己拼車,天天招標,買的拖拉機的發動機和輪子,按照奔馳的外殼去拼車,結果出來不是奔馳車,頂多還是個拖拉機,跑不動。錢花了,時間耽誤了,實際上做了一堆“豆腐渣”工程。廣電應該把精力放到核心價值“運營”上來,放在業務拓展和用戶拓展上來,不能自己再“造車”了。選擇好的合作伙伴,精力放在這上面,而不是做廠家要做的事情。
三網融合的系統復雜度越來越高,袁明認為,目前廣電很多業務走了很多彎路。廣電選好一個龍頭企業,比自己變成一個高科技公司更劃算。選擇一個好伙伴,在時間上、質量上對廣電運營商而言都是最佳選擇。
據袁明介紹,同洲與廣電共同發展已經十八年了,共同經歷了很多重要突破:率先開發的衛星接收機,打破了國外壟斷;2004年與南海廣電合作,創新推出“利用外來資金”推動數字電視平移的新模式;同年,與天威一起積極參與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對數字電視平移重新定價,才有了今天的整體平移模式;2008年率先推出高清互動機頂盒、雙向高標清兼容中間件;2010年,率先推出全業務統一平臺SDP;2011年率先推出與深圳天威、深圳移動合作的甩信業務、與各地運營商創新合作的有線智能一體電視機;2012年推出NGOD異構平臺、支持多屏互動、符合廣電NGB標準的全業務平臺等。同洲是深圳天威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通過同洲的全面支撐與服務,深圳天威依靠市場化運作,僅僅在深圳市區就發展了100萬雙向用戶,其中高清用戶40萬。同洲還積極參與廣電標準制定,有70%的標準制定都有同洲的參與。
有了廣電龍頭企業才可能有統一的行業標準。袁明認為,如果沒有龍頭企業,廣電自己做標準是不現實的,要考慮標準最后的落地。袁明強調,希望廣電盡量降低一下開發成本,避免低水平的重復開發。因為留給廣電成長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現在已經到了廣電發展的關鍵時期,現階段的成長將影響到廣電的將來。如果有了龍頭企業同洲,就有了廣電統一標準。如果三網融合平臺建完了,還跟原來平臺一樣,就好比建農民房,城中村改造農民房還要拆。
作為數字電視領軍企業,一直以來,同洲電子在廣電行業的技術創新與市場化應用上都走在行業前沿,公司自主開發的全業務數字電視平臺已覆蓋全國17個省市,發展了9000萬數字電視用戶。據袁明透露,為推動廣大機頂盒用戶升級到全新的多屏互動時代,經過多年研發,公司將于2012年12月5日舉行發布會,為國內新老用戶提供全新體驗的“飛”系列終端新產品,帶給廣大用戶不一樣的多屏互動新生活。
(記者 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