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脫貧致富,農村經濟發展,主體是農民自己,不能再搞扶持型的富裕村莊,那樣農民沒有積極性,也沒有生命力。要在政府指導下,借助社會力量,采取市場經濟的辦法,盡快建立一種加快資源轉化、實現農民增收的新經濟
與磚壁村村民共同確定了發展目標和路徑后,全省農民收入翻番的問題更多地在袁純清腦海里縈繞。回到太原后,他連夜寫了一封給全省領導干部的公開信,發表在山西日報上。他提出,再造一個新山西最關鍵的是農民收入翻番,農民增收問題解決不好,即使工業化、城市化上去了,最終也難以做到強省、強市和富民的統一,難以做到城鄉統籌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他提出要把住村變為包村,作為領導干部的一項經常性的聯系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更加鮮明地突出幫助農民收入翻番這個農村工作主題。
此后,全省鄉鎮黨委書記鎮長、省市縣黨政班子成員、省直廳局長共6000余人,每人包一個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下的村,實地指導幫助農民開辟新的生產門路。
7月初,袁純清第二次來到磚壁村,這次他要與農民一起研究制訂特色農業產業、紅色旅游兩個規劃。山西省農業廳和旅游局等協助做了三個規劃:開發環村的深溝,發展特色農業,改造舊村。
市縣領導這次被請了過來,有關部門還幫助邀請三位民營企業家參與,村會議室擠得滿滿當當。
討論是熱烈的,規劃是務實的。規劃提出有關廳局確定一名領導,縣里成立專門的班子,圍繞磚壁村農民人均收入翻番展開工作,力爭使磚壁村有個大的發展。規劃一共有13個子方案,投資額達數億元。這些方案中一些過于“宏偉”的地方,都被袁純清一一否決。
對方案進行討論分析后,袁純清提出了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市場運作的基本思路。他說,領導干部下鄉住村要力戒形式主義,要結合實際,立足于發展,與農民一道確立發展目標,找出發展路徑,制訂好發展方案和發展措施,帶領農民落實。一定要記住主體是農民,而不能由政府包辦代替,具體到磚壁,鄉村是責任主體。
袁純清說,過去有些富村是扶起來的,是通過撥款解決的,農民沒有積極性,不能因為磚壁村是省委書記的聯系點就簡單地給錢給物。我不是帶著錢來的,而是帶著感情和思路來的,主要是與大家一起找出一條路子,關鍵還是要用市場的方式來運作,政府支持僅限于現有政策,如以工代賑和修建大棚的補助。另外,引入企業參與主要是發揮企業的團隊、管理、技術優勢,不是“吃大戶”。總的一條,要把項目做起來,讓老百姓從中得到實惠,企業自己做了品牌,也有了發展空間。而不是讓企業花更多的精力,更不能做賠本買賣。
研究討論的結果,大家一致同意由一家民營企業負責在村里建設300畝大棚,另一家企業負責舊村恢復改造,政府再幫助爭取紅色旅游投資,修一條10公里長的三級公里,通水通電。
盡管沒有巨額的投資,方案還得靠自己實施,但這張藍圖還是給農民傳遞出一個信息:磚壁村的大發展有希望了,磚壁村與外界的聯系建立起來了。
貧困山村要脫貧致富,不能繼續在傳統自然經濟的小天地里徘徊,而是必須要思想大解放,思路上有大的調整,要用公司加農戶加基地合作社的方式,進行產業結構重塑和調整。要統一規劃,高起點、高質量
11月初,山西省第十次黨代表大會閉幕,在省委十屆一次全會上當選省委書記的第二天,袁純清一早又來到磚壁。
轉眼間,從耕種到收獲,磚壁人沉浸在喜悅之中。
磚壁村變了。民居被統一刷成灰白色,村頭的游客接待中心已經基本竣工,村道旁裝上了木質路燈。村西頭,推土機在忙碌地開田整地,準備修建大棚,新的住宅已經開挖地基。村東頭,可儲水2000立方米的供水池即將竣工。村后邊,八路軍游擊戰體驗園已經開業。
半年時間,村里新增了14家農家樂,10多位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參與農業開發和開辦農家樂。在全村第一個開辦農家樂的李效青,今年經營收入已近4萬元,相當于去年全年的兩倍。由73戶農民自發成立的核桃合作社已經開始運行,正在訂購樹苗。就要進入農閑時節的村莊,臨冬而愈忙。
袁純清再次走進農民武余秀家,當得知他家今年農家樂加上刺繡的收入達到7萬多元,光是6月以來就掙了4萬元時,開心地笑了。
今年國慶節期間,磚壁人見識了人山人海。最多的一天,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村莊涌來1000多游客,停車場滿了,農家樂排起了隊,連農民自己吃的菜都給用光了。從來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多人來,農民發展旅游的勁頭更大了。
袁純清說,轉型發展,在農村就是圍繞優勢調整結構,八路軍、紅土地是磚壁最大的優勢。要調整結構,第一要完善規劃,第二要確定好模式,第三要做好群眾工作,說到底是大家共同建設,利益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們通過磚壁村的工作,摸索一條通過以工補農、以城帶鄉、調整結構、轉型發展的致富新路。讓大家看到,過去為革命作出貢獻的地方,今天黨會帶著大家走向富裕,把愛國主義、改革創新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磚壁村的變化體現出來。
從種玉米到種菜,從種地到搞農家樂,就是轉型,而這個轉型的路上,對農民自身素質和運行機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袁純清不斷進行更為具體的指導:農家樂要提升餐飲水平,要對農民進行培訓。農家樂的特色是土,但土不等于落后,而應是自然的風味,鄉村的氣息,是新農村,要干凈衛生,價格公道,有特色。
袁純清一再告誡當地負責同志和村民,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引導農民在土地上做文章,要用市場經濟的觀念重新組織起來,要有效地找出本地的優勢,用先進的理念引導,用公司加農戶加基地的形式組織起來,切實把各種要素聚集在農民增收上,這樣,農村、農業、農民才有出路。否則,只靠外出打工和單純種地的自然經濟,是沒有希望的。
磚壁村村委會主任李躍軍告訴袁純清,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500元沒有問題。袁純清說,明年的步子要更快些,人均增加1000元。在一旁參與大棚建設的振東集團董事長李安平接過話頭,光是200個大棚就遠遠不止這個數,圍在一旁的農民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來源:山西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