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百姓得到實惠
②服務能力提升
③運行效率提高
④村醫隊伍加強
⑤公共衛生均等化水平提高
⑥基層醫療服務模式轉變
⑦推動藥品生產流通領域改革
⑧為縣以上公立醫院改革積累了經驗
⑨培養了一批熟悉醫改、推進醫改的干部
⑩增添推進醫改攻堅克難信心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實施兩年多來,收獲了哪些成果?下一步怎么改?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初步建立
我國已經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全覆蓋。以基本藥物制度為抓手,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是2011年醫改重點工作之一,目的是打破舊機制,建立新機制。
孫志剛說:“基層改革實踐主要回答了3個問題:舊機制的問題出在哪?建立一個什么樣的新機制代替舊機制?用什么辦法建立新機制并實現新舊機制平穩轉換?”舊機制的主要問題是以藥養醫。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基層醫療機構主要靠賣藥維持生存,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損害了人民的健康,腐蝕了醫生隊伍,繃緊了醫患關系。“大量虛高藥費通過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的醫保報銷,這非常不合理,也是一種浪費。”
怎么改?通過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包括管理、人事、分配、藥品流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建立一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新機制。同時大力推進全民醫保體系建設,擴面提標,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等等。
到今年年底,全國所有省份都可以基本完成綜合改革任務。
如今,基層醫改已取得十大成效:百姓得到實惠——全民醫保擴面提標,基本藥物價格大幅下降,全國平均下降30%左右,“一升一降”讓百姓看病少掏錢;
服務能力提升——全國70%的地區擁有達標的縣、鄉鎮、
社區醫療衛生機構;
運行效率提高——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財政補償能力提高,醫務人員結構優化,活力增強,待遇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月均工資增加了600元左右,有15個省份基層醫務人員收入水平超過了當地公務員收入;
村醫隊伍得到加強——村衛生室納入基本藥物制度、新農合實施范疇,增加了村醫補助,保障了村醫待遇,穩定了村醫隊伍;
公共衛生均等化水平提高——年人均經費提高到25元。截至10月底,全國正在接受規范化慢病管理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有6800余萬名。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人數達2.22億和3.64億;
基層醫療服務模式轉變——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和全科醫生制度實施,許多醫生主動上門提供服務,醫患矛盾逐步減少,醫患關系得到改善;
推動藥品生產流通領域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買藥方式改變,引發藥品生產流通領域改革,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整合;
為縣以上公立醫院改革積累了經驗;
培養了一批熟悉醫改、推進醫改的干部;
增添了全國推進醫改攻堅克難的信心。
調查顯示,城鄉居民對基層醫改的滿意度隨醫改進程升高,其中農村居民滿意度高于城鎮居民。
就近看病,比以往少花錢了,許多老人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體檢……今年,孫志剛到過28個省市自治區調研,曾目睹老人被車接到鄉鎮衛生院免費體檢的感人場景,也曾親自聆聽百姓講述在大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買同樣藥費用差別巨大的事實,也與不少醫務人員面對面交流。很多百姓還給國務院醫改辦寫信,歡迎并支持改革。“數以億計的老百姓受益基層醫改。基層醫務人員也從中受益。”孫志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