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康曉光說:“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物質財富的持續累加,顯然不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唯一目標,也更非終極目標。”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持續深化,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一元與多樣、傳統與現代、先進與落后、本土與外來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社會思潮更加紛繁復雜,這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形成了一大挑戰和考驗。
許耀桐說,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以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質。
當今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頻繁和激烈,隨著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文化領域已經成為政治斗爭和意識形態較量的一個主戰場,西方國家憑借經濟科技優勢,大肆對其他國家進行思想文化滲透,中國也面臨著西化分化的威脅。
康曉光說,中國共產黨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強文化建設,盡快形成與經濟社會相適應的文化優勢,并在大膽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的同時,有效抵御西方的不良思想文化滲透,保護“文化邊界”、“文化版圖”,維護“文化主權”、“文化安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雖然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獲得長足發展,特別是最近幾年,文化產業增速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高出6個百分點,但是文化體制機制中仍然大量存在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的成分,“重事業、輕產業”,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管辦不分的問題嚴重制約著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盲目發展的苗頭一定程度存在,規劃、引導和調控有待進一步加強。
根據國際經驗測算,中國每年文化消費應在4萬億元左右,但實際消費僅約1萬億元。另外,文化貿易逆差較大,文化產業“走出去”的步伐有待加快,以演藝產品為例,中國全部海外商業演出的年收入不足1億美元,還不及國外的一個著名馬戲團。
隨著《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審議通過,中國必會掀起文化體制改革創新的更大高潮,并將在若干關鍵環節快速實現重大突破。
分析人士預料,今后中國的文化體制改革將全方位深化,既包括宏觀管理體制的改革,也包括微觀運行機制的改革。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步伐將明顯加快,促進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國有文化單位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著力培育新型市場主體;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全面推進,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改革深入推進,著力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文化“走出去”的模式和文化對外傳播的手段、途徑和形態將得到開拓創新,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許耀桐說,盡管受各種因素影響和制約,中國建設成為世界文化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中華文化興盛的趨勢是不可阻擋、不可逆轉的,中華民族定將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