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功能拓展方向在哪里?
目前,社會保障卡主要用于醫保結算。然而,社會保障的范圍卻不僅僅是醫保,還有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等。那么,未來社會保障卡的功能將向哪個領域拓展?
胡曉義表示,社會保障卡的應用范圍總的考慮是“急用為先、逐步擴展”。下一步功能拓展主要是在群眾需求越來越旺盛的養老保險方面。
據胡曉義介紹,現在城鎮職工領養老金的是六千萬人,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開展并且迅速普及之后又將有一億人,總計一億六千多萬人領養老金,每年就算領12次就發生幾十億次的支付關系,更不用說還有上億人是在個人繳費環節要發生結算關系,所以這方面的需求很大。他說:“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做了設計。”
社保卡和身份證能相互替代嗎?
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社會保障號碼采用公民身份號碼。那么,未來社保卡和身份證是否有融合在一起的趨勢?
針對這個問題,胡曉義明確表示,一證一卡都是政府提供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從目前來看,不太可能相互取代。
胡曉義說,居民身份證的登記規定九個項目,分別是: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照片、證件有效期、發證機關,這些都是固定的信息。身份證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社會管理,不太可能提供非常廣泛的公共服務,不可能登記大量的動態信息。
另外,《居民身份證法》規定,16歲以下居民不強制領取身份證,然而,16歲以下公民的社會保障需求同樣需要有一定的載體來支撐它。
胡曉義說:“現在我們發行的社會保障卡的芯片容量成倍于居民身份證,除了基本信息之外,還記錄了大量動態信息,包括每一次繳費、每一次領取待遇、每一次就醫的資金支付等等。像發卡比較先行的地區,比如北京市,所有中小學生都有社會保障卡。”
胡曉義表示,一卡一證之間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他說:“我們在實際工作當中,和公安部門在居民固定信息方面進行了大量比對工作,同時身份管理系統也通過這樣的比對來印證和修正了居民的固定信息。”
來源:新華網 編輯:許銀娟
社保卡距離全國通用有多遠?
隨著人員流動越來越多,群眾期盼能夠持社保卡實現跨地區無障礙就醫以及養老。那么,社保卡距離全國通用有多遠?
胡曉義表示,社保卡從設計之初就是為了全國通用的。目前批準發卡的170多個地區就是因為具備了達到全國統一標準的條件,才被允許發卡。
不過,胡曉義表示,社保卡的標準統一還只是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建設支持這個卡使用的后臺網絡系統。目前努力的方向是:在技術上能夠提供一個支持全國流動和社保關系轉移、接續的技術環境,他說:“現在我們正在搭建覆蓋全國的互通互聯網絡平臺,而且搭建了跨地區的交換接口。”
胡曉義表示,要真正實現全國異地轉移接續不僅需要技術方面的支撐,還有政策方面的逐步統一。據他介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在全力地推進各項社會保險提高統籌層次和標準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