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互聯網大會23日在北京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表示,互聯網產業加速向各行業、各領域滲透融合,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中的影響和地位日益突出。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保持持續快速發展。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網民總數達到4.8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36.2%,其中手機網民達3.18億。與此同時,我國3G網絡建設持續推進,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三網融合取得積極進展。
劉利華說,隨著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產業加速向各行業、各領域滲透融合,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中的影響和地位日益突出,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一是互聯網產業對實體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隨著互聯網服務市場規模擴大,電子出版、網絡視頻、微博等新業務、新應用發展迅速。移動互聯網規模快速增長,極大帶動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各類智能終端的發展。其中,2010年,我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超過5000億元,占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從2008年的1.1%提升至2010年的3.3%。
二是互聯網加速與傳統產業融合,服務平臺作用日益凸顯。“作為交易平臺,互聯網已成為分銷的重要渠道,越來越多傳統企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而作為工作平臺,互聯網對企業的服務支撐逐步滲透到生產經營全過程,推動了傳統企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劉利華說。
三是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加快創新發展,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及應用發展勢頭強勁。移動用戶規模呈爆發性增長,基于3G網絡的行業信息化業務也不斷涌現,并帶動相關產業創新發展。
四是互聯網在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在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應用,公共服務的手段和平臺將進一步豐富和延伸,促進社會服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
“互聯網已深入百姓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劉利華說,截至2010年底,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1.61億人,有3.75億人通過搜索引擎查詢各類信息,3.53億人通過即時通信工具溝通,還有2.95億人通過博客發布各類信息和觀點。
而作為新興互聯網應用之一的微博,正在成為社會公共輿論、企業品牌和產品推廣,以及傳統媒體傳播的重要平臺。
劉利華表示,今后將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水平,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有效發揮互聯網技術和服務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支撐和推動作用。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